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构建多能互补综合利用体系 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5-17 来源:红寺堡区发展和改革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清洁能源产业是国家优先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实现我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今年以来,在区委政府的带领下,各相关部门紧盯发展新格局,积极抢抓机遇、发挥基础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融入自治区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之中。

一、充分发挥我区清洁能源资源优势

我区光电资源优势显著,全年日照时数29003550小时,日照率高达74%,光伏开发优势明显。年平均风速2.9m/s3.7m/s,风能资源可开发空间较大。土地资源丰富,地处能源产业金三角顶点位置和国家电网腹地,能源输送便捷,且大面积丘陵等地带均尚未利用,可开发潜力巨大西气东输穿境而过,途经红寺堡镇、太阳山镇2个乡镇,11个行政村,管道总长118km沿线建设2座天然气分输站,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优势突出自治区聚焦示范区创建,全力支持红寺堡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并将红寺堡区纳入自治区清洁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可再生能源外送、平价光伏、光伏材料制造等多个清洁能源领域项目工程得到了自治区的鼎力支持。截至2020年底,红寺堡区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规模容量448万千瓦,风、光电新能源已建成并网发电规模388万千瓦,占宁夏并网发电2500万千瓦总规模的16%陆续建成中科恒通(宁夏)储能电站20MW嘉泽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大唐风机检测中心红寺堡新能源集维中心等一批新能源全产业链重点项目,在建待建风、光电新能源项目60万千瓦。新能源规上企业20家,2021年一季度产值35.8亿元,预计1-4月份产值为49.1亿元。

二、聚焦重点领域优化产业布局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区瞄准发力点,聚焦光伏、储能、清洁能源上下游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用好国家和自治区政策,优化产业布局,探索适合我区清洁能源发展的路径模式,促进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扎实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委托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红寺堡区新能源示范基地规划》初稿编制,综合考虑太阳能、土地及交通运输资源条件,规划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7.5万亩,装机总容量4.37GW

二是稳步实施清洁能源项目。2021年我区计划实施新能源项目共5个,总投资14.37亿元。其中,三峡新能源红寺堡50MW风电项目和卧龙电气红寺堡150MW风电项目正在进行风机吊装施工,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红寺堡区100MW光伏发电项目正在进行土建施工;腾晖红寺堡区100MW光伏项目正在办理开工手续。中科嘉业20MW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初次评审。红寺堡区无集中供热区域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煤改电试点示范项目已完成方案编制。红寺堡区天然气综合能源站项目正在办理前期用地手续,计划年底前完成能源站主体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切实把清洁能源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当作“一号工程,全面加大向外跑的力度,今年以来,由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政协主要负责人带队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个人人脉资源,努力形成全民动员、全员招商工作氛围,分别赴山东、陕西、上海、浙江、江苏、湖南、辽宁等地,围绕清洁能源上下游产业开展招商引资10余次,初步选3家意向合作企业洽谈投资细节。

四是积极申报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根据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方案编制工作,力争成功申报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同时优化配套储能规模,加强储能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风光储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配套储能调峰、调频作用,最小化风光储综合发电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起步之年,清洁能源作为自治区和红寺堡区重点发展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着力构建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能源体系,推动我区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