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弘德派出所“3+”警务融合创建基层治理新模式
时间:2021-06-28 来源:红寺堡区公安分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弘德派出所以改革和加强派出所为契机,始终将服务辖区移民群众放在首位,融合创建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模式,进一步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将原来的3人警务室逐步打造成为集“党建、智能、便民”为一体的“3+”警务室。警务室现有社区民警2人、辅警3人,选聘警务专干2人,组建群防群治队伍2支29人。管辖1个工业园区、2个行政村(弘德村、同源村)、企业64家,常住人口2400余户1万余人,高铁站、收费站、加油站、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单位11家。2021年,弘德村、同原村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0%,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0%。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党建警务室”

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弘德派出所弘德警务室原有基础上打造建立“党建警务室”。警务室院内建有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区域,设置入党宣誓区、劳动区等,警务室内设置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智能视频监控巡查室等,把党建工作与社区警务深度融合。警务室现有2名党员,1名社区民警兼任村支部副书记。在警务室接待大厅设立党员先锋岗,激发党员民警牢固树立“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的意识,引导党员民警立足岗位强党性、讲奉献、作贡献,彰显党员的精神风貌。组建以村两委和党员村民为主的“红袖标”义务巡逻队2支29人,加强巡逻防控压降发案,打通治安防控毛细血管,不断提升弘德村、同原村治安防控和风险防范能力。

坚持科技支撑,打造 “智能警务室”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总目标,以弘德警务室为阵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坚持科技支撑,积极探索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与中国电信红寺堡分公司合作,建设“平安乡村,弘德地网”视频监控工程,在村道主要路口、重点单位、要害部位等安装视频监控。同时,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原则,动员、鼓励辖区群众在自家院落、牛棚羊圈等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确保视频监控安装全覆盖,并全部接入警务室,社区民警可以对视频进行巡查、监控,发现异常及时处置,成为群众看见护院的“好帮手”。目前,已在村庄主要路口、重点场所安装视频监控43路,在群众牛羊圈舍、围墙院落等部位安装321路,在企事业单位安装视频监控508路,运用视频监控化解矛盾纠纷8件,收集隐患线索4 件,为群众找回手机2部、找回丢失羊羔、牛犊3头。

3月17日,弘德村海某某家中两岁幼童走失,向派出所求助。社区民警利用“地网工程”视频监控不到20分钟找到了走失的幼童,并送回家中。孩子的家长对民警的帮助连声道谢,周围围观的群众也笑着讲到:“现在警察的办事速度就是快”,群众的一句玩笑话是对社区民警的工作肯定和极大鼓舞。

坚持工作创新,打造“便民警务室”

以“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化解群众矛盾”为工作核心,总结提炼“四走、四心、四勤”工作法,将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基础工作推进落实,帮助群众“捂住了钱袋子,管好了血汗钱”。

四走:走访中传递真情、走访中延伸服务、走访中化解矛盾、走访中侦破案件。按照“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安排部署,结合 “平安顾问”签约行动,组织社区民警深入辖区企业、农田及农户家中开展走访活动,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签订平安顾问告知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目前,共入户走访辖区群众2400余户1万余人,做到了平安顾问全覆盖。建立“平安顾问”微信9个2911人,推送宣传信息132条,走访中排查针织风险隐患4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9起,其中疑难纠纷3起,为民办实事30余件。

今年6月初,民警开展入户工作时,发现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民警随对两人分别进行耐心劝导,经过大半小时的细心、耐心、将心比心的劝解,双方当事人被派出所民警的真诚所感化,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答应和好,并承诺妥善处理此事,不再因此事发生纠纷以及违法行为。民警的主动介入成功调解纠纷,及早的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得到百姓的一致称赞。

四心:是非评判有公心、说服教育有耐心、排忧解难有诚心、平息矛盾有恒心。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从群众切实利益和实际困难出发,建立“民警+N”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模式,聘请律师、人民调解员、警务专干等进驻警务室,配合开展纠纷化解工作。今年以来,弘德警务室化解矛盾纠纷29起,其中人民调解员参与化解4起,未发生民转刑案件,连续9年来未发生命案和重大刑事案件。

四勤:脚勤多走访、手勤多记录、脑勤多思考 、口勤多讲解。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办好百姓身边事”原则,走访到哪里,便民服务宣传就跟到哪里。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辖区群众在办理户口本、身份证等户籍业务时,要到距离15公里的红寺堡区政务服务中心,对于行动不边、孤寡老人等就是天大的难事。为此,积极与政务服务中心户籍窗口民警对接,将身份证领取、户口本补办等一些可以代办的户籍业务主动承担代办。先后为辖区群众领取发放身份证152张,送证上门49张,代办户籍业务8件,使警务室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户籍室”。

今年4月份,弘德村村民毛某某急需贷款,朋友推荐下载了一款App,但贷款需要交纳近万元“保证金”。想到民警康鹏来家里宣传过防范电信诈骗知识,便打电话询问社区民警康鹏。民警上门劝阻,讲解如何识别电信网络诈骗,成功预防减少群众财产损失。截止目前,多形式开展电信诈骗32场次,接受宣传1600余人,预防电信诈骗案件1起,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0.6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