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风送爽,丰收季节。为全面做好红寺堡区农作物秸秆收储工作,保障肉牛、滩羊产业饲草供给,持续提升红寺堡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促进秸秆资源高质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24年,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资金399万元,主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宣传、玉米秸秆揉丝除尘缠网打捆、草谷比及可收集系数监测测算等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增意识。发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手册870份,悬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宣传条幅10条,宣传我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典型经验及焚烧秸秆的危害;二是校地联动强支撑。委托宁夏大学对我区大豆、玉米开展田间采样、数据采集和农业系统填报等工作,现正在进行样品的烘干及称测,目的是为了测算我区大豆、玉米秸秆草谷比及可收集系数,为建立健全秸秆资源台账做支撑;三是社会服务强推动。招采5家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5乡镇开展9.75万亩的玉米秸秆打捆作业,乡镇、农业农村局、村“两委”安排专人现场协调推进并全程监督指导,五个标段玉米秸秆打捆作业正在有序进行。截至10月15日,经农机精准作业监管与服务系统统计,累计打捆地块面积23519亩,其中红寺堡镇共打捆地块面积5200亩、太阳山镇共打捆地块面积2409亩、大河乡共打捆地块面积5006亩、新庄集乡共打捆地块面积6547亩、柳泉乡共打捆地块面积4357亩。预计11月底前完成我区玉米秸秆打捆项目全部任务。
通过实施该补助性项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养户的打捆经济投入,引导了广大农户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杜绝了焚烧秸秆污染空气,减少了玉米秸秆秋收“田间站岗”,转变了种养者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科学化的观念,逐步实现我区农作物秸秆科学化全量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