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墒情总述
4月22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红寺堡区5个乡镇8个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点进行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和人工补测,各乡镇干土层平均为6cm,除大河乡百瑞源基地、红寺堡镇水发浩海基地土壤墒情表现适宜外,整体土壤墒情评价为中旱。
二、气象站天气预测
4月10日至4月22日,全区累计降水量2.2 mm,与去年同期减少19.5mm。据红寺堡区气象局预报,2025年4月下旬,全区平均气温在10- 14℃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5℃左右。预计未来一周我区天气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
三、土壤墒情监测评价
1.自治区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
生态区域 | 土壤相对含水量(%) | |||||
湿润 | 适宜 | 轻旱 | 中旱 | 重旱 | 特旱 | |
引黄灌区 | >80 | 70-80 | 55-70 | 45-55 | 35-45 | <35 |
中部干旱带 | >75 | 60-75 | 52-60 | 40-52 | 30-40 | <30 |
南部山区 | >75 | 60-75 | 50-60 | 40-50 | 30-40 | <30 |
2.红寺堡区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
四、农业生产建议
1.做好抢墒播种。利用春灌完成玉米、大豆作物抢墒播种,适时追施底肥。推广使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减少蒸发。对已播种地块及时镇压土壤,加强防风保墒。
2.春小麦管理。春小麦处于三叶一心关键时期,需及时灌水补肥,促进小麦穗分化,保障小麦穗长。
3.黄花菜等多年生经济作物结合中耕除草,施足底肥。底肥施用以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为主,复合肥为辅。
4.目前全区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正在播种,建议各乡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播种。
大风沙尘天气,设施农业种植户和经营主体做好检查、加固工作,防止大风天气造成棚膜损坏、垮塌及棚体受损。沙尘天气过后,及时清除棚面沙尘,增加棚膜透光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保障作物正常生长。
附件:红寺堡区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