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示公告
红寺堡区河西至和兴公路特色项目
时间:2024-10-21 来源: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实 施 方 案

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

项目名称:红寺堡区河西至和兴公路特色项目

设计单位:重庆交建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重庆交建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项目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

3)项目建设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

4)项目性质:改扩建;

5)可研编制单位:重庆交建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2 建设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转型升级,支撑现代化建设。公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坚定不移推动公路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自治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聚焦“六新六优六特”产业发展新格局,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大力发展 “农村公路+”模式,加快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的建设,确保“十四五”末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MQI)达到 85%的目标,实现乡村地区交通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红寺堡区河西至和兴公路位于红寺堡区综合产业发展轴和宁夏葡萄酒核心产区内。项目主要服务于沿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特色景区、百瑞源枸杞种植基地、葡萄

酒庄园、规模化畜牧养殖基地及中国华能新能源光伏产业园区,近年来沿线枸杞、葡萄酒及光伏新能源等产业的大力发展,道路交通量与日俱增,旧路因宽度窄、病害较重、技术指标低等原因,已不能满足周边产业的发展需求,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

本项目的实施,将打破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提升道路行车舒适性及服务水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将促进红寺堡区“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沿线重要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助力红寺堡区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实施,打造红寺堡区农村公路特色项目,发展路衍经济,推动“农村公路+”模式拓展开发。

1-1项目地理位置图

1.3 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建项目主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40km/h,路基宽度 8.5m,路面宽度 7.0m,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按 12m 二级公路预留,桥梁全宽 13m,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路线长 9.418km;玺赞枸杞 3A 级景区支线,四级公路,路面宽 5.0m,旧路为混凝土路面,本次设计只进行沥青罩面,路线长 2.046km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全段的路线、路基、路面、交叉、交通工程、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等工作。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1-1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主线工程量

支线工程量

1

路线长度

km

9.418

2.046

2

路基土方

m3

63568(计价方

-

3

路基防护

m3

6262.4

-

4

路基排水

m3

1560.6

-

5

路面工程

千平米

69.215

10.0301

6

大桥

m/

158.16m/1

-

7

涵洞

7


8

拆迁电力、电讯设施

104(混凝土杆

-

9

赔偿树木

5207

-

10

总占地

194.511

新增占地

93.904

11

平面交叉

7

3

12

分离交叉

m/

97.0m/1

-

13

投资估算

万元

4626.6004

14

平均每公里造价

万元

491.2508

1.4 项目建设期限

根据拟建项目的交通量发展与服务水平、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结果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项目区施工条件和特点等因素,为提高投资效益,合理安排拟建项目的施工计划,工期安排在 2024 5 月~2025 5 月,计划工期 1 年。

1.5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5.1投资估算

拟建项目推荐方案主线路线长 9.418km,支线路线长 2.046km,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造价 4429万元,建安费 3729.6610 万元。

1.5.2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交通运输厅补助资金及地方自筹解决。项目计划工期 1 年,在这 1 年将资金全部投入。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新建红寺堡区河西至和兴公路主线采用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 40km/h,路基宽度 8.5m,行车道宽度 2×3.50m,土路肩(硬化)宽度 2× 0.75m

现状玺赞枸杞 3A 级景区支线为四级公路,路基宽度 6m,行车道宽度 5m,土路肩宽度 2×0.5m,本次设计只进行照面,技术标准维持原道路技术标准。

1-1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

单位

主线技

术指标

主线采

用指标

支线技术

指标

支线采

用指标


公路等级


三级

三级

四级

四级

1

设计速度

km/h

40

40

20

20

2

停车视距

m

40

40

20

20

3

平曲线形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60

300

15

18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

%

-

17.48

-

17.38

直线最大长度

m

-

2102.381

-

503.222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35

50

20

20

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

-

1.274

-

2.933

4

纵面线形

最大纵坡

%

7.00

6.0

9

-

最小坡长

m

120

122.094

60

-

竖曲线最小半径

凸形

竖曲线

m

450

1600

100

-

凹形

竖曲线

m

450

2100

100

-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

-

4.25

-

-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

-

44.482

-

-

5

路基横断面

路基宽度

m

8.5

8.5

4.5/6.0

5.0

车道数

2

2

1/2

1

行车道宽度

m

3.50

3.50

3/3.5

4.0

土路肩宽度

m

0.75

0.75

0.25/0.5

0.5

6

桥梁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

公路-Ⅰ

-

-

设计 洪水频率

小桥及涵洞


1/25

1/25

-

-

大、中桥


1/50

1/100

-

-

7

路基路

路面面层结构

-

-

沥青混凝

-

沥青混

凝土

设计洪水频率

-

1/25

1/25

按具体情

况确定

-

1.7 研究结论及建议

1.7.1 建设必要性:

1.是推动红寺堡区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需要。

2.是助力红寺堡区光伏新能源综合开发的需要。

3.是推进红寺堡区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4.是带动畜牧养殖也规模化建设的需要。

5.是提升玺赞 3A 级景区交通条件,推动玺赞特色景区融合发展的需要。

6.是优化路网结构,助力周边农产品电商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7.是分流国道 388 线交通量,缓解国道 338 线红寺堡至恩和段国境交通压力的需要。

1.7.2 要素保证性:

本项目位于吴忠市红寺堡区,路线所经之处除河道、现状道路外,沿线光伏产业、规模化养殖基地、葡萄酒庄园、枸杞种植基地及休闲特色景区密布。项目建设方案与产业布局、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

依据项目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施工条件以及本项目与相关路网的关系等因素的分析结果,影响本项目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控制因素有:

1)地形、地质、水文条件

红寺堡区主要由罗山古洪积扇、红寺堡洪积冲击平原和黄河河谷平原构成,地形平坦,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 1/50—1/150,属鄂尔多斯台地西南缘的缓坡丘陵地貌,区内沟谷发育良好,主要有红柳沟、单双阴沟等沟谷由东南向西北注入黄河。项目区域地形起伏不大,地形平坦、出露地层岩性单一,层位较稳定,地质构造简单,适宜各项工程建设。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相对简单,对项目选线影响较小。

2)沿线重要城镇规划

影响本项目路线方案拟定的相关规划包括《吴忠市红寺堡区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 年)》、《红寺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吴忠市红寺堡区空间规划(2016-2035 年)》等。路线与相关规划的合理结合,是拟定本项目路线方案的重要制约因素。

3)资源分布

经过现场踏勘和调研,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以农田耕地为主,沿线分布有设施农业种植区、枸杞种植基地及光伏产业园等,地下无其他矿产资源分布。项目选线坚持尽量避免侵占农田耕地、节约资源用地、合理设计的原则。

4)土地利用及影响。

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9.418km,路基宽度为 8.5 米,项目总用地规模为194.511 亩,其中旧路占地 100.606 亩,新增占地 93.905 亩,新增占地均为林地及荒地。

本项目的建设用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较小,通过土地利用布局调整,能够解决指标的平衡问题,项目建设合理可行。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使当地人民的收入在项目建成后有较大的提高。会使原有的交通问题得到缓解,使交通更畅通。

1.7.3 工程可行性

通过对沿线控制因素分析,拟定出各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最终确定推荐路线方案具有可行性。

1.7.4 运营有效性

通过对工程特点、运营模式组织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管理、治理体系优化措施、运营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体系等进行分析论述,本项目能够有效把控工程运营中的各类影响因素。

1.7.5 经济合理性分析

国民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所采用的大部分来自估算和预测,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交通量预测和投资估算,其结果有一定的波动性,对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对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本项目推荐方案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分析交通量与投资发生变化时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表显示:本项目在费用增加 10%,同时 效益减少 10%的不利情况下,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8.32%,仍大于社会折现率 8.0%;表明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财务评价

本项目为社会公益性项目,非盈利,本项目不涉及该部分内容。

1.7.6 影响可持续性

公路运输是五大运输方式中最为方便简捷的运输方式,不仅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方面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燃油大量消耗,所产生的废气,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考虑节省能源和环境保护。在区域交通运输中,应从降低运输成本和油料消耗出发,尽可能选择运输距离短、道路交通运输条件好的路网从事运营。由前面分析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能源,应属节能型项目,从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的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合理可行的,也符合国家的科学发展观。

1.7.7社会评价结论

拟建项目的建设社会效益显著,社会风险低,项目的规划得到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既定目标的实现是有保障的。综合考虑,从社会评价的角度,项目的建设是利远远大于弊的,因此,拟建项目的实施从社会环境学的角度分析是积极可行的,应加快实施步伐。

通过诸多方面的分析论证,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使此项目能尽早投入使用,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项目审批涉及面广,建议业主尽快安排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等必要的专项评审工作,并提前安排与沿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2)项目为改扩建公路,涉及新增公路用地,建议业主尽快安排土地预审工作,以防占地涉及生态红线。。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十四五”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转型升级,支撑现代化建设。公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坚定不移推动公路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全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公路质量,自治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聚焦“六新六优六特”产业发展新格局,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

2023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了《自治区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宁政办发〔20232 号文件,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规划引领、稳步有序实施,坚持示范带动、突出精准导向,坚持高位推进、紧盯责任落实,启动实施农村公路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通过新建、改扩建工程和修复性养护工程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弱项,达到国家要求的农村公路质量管控目标,更好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更好服务农民群众出行,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造更加优质普惠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为此要求,到 2025年底,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更加完善,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常住人口 20 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 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MQI)达到 85%

红寺堡区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拓展我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32 号)精神,红寺堡区制定《红寺堡区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文件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加快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的建设,确保“十四五”末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MQI)达到 85%的目标,实现乡村地区交通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023 12 25 日,自治区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2024 年农村公路特色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宁农路提质办发[2023]26 号,文件要求要准确把握农村公路特色项目“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绿色环保、持续发展,统筹协调、科学融合”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路况提升、特色产业、文化旅游、路衍经济,严格按照《宁夏农村公路特色项目设计指南(试行)》要求,认真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编制。

红寺堡区河西至和兴公路主要服务于沿线光伏产业、规模化养殖基地、葡萄酒庄园、枸杞种植基地及休闲特色景区,现状道路已无法满足沿线产业及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本项目的实施将会起到“示范引领,典型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基础设施服务,将进一步推动红寺堡区产业布局,促进红寺堡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符合《2024 年农村公路特色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宁农路提质办发[2023]26 号文件要求。因此对此路段进行升级改造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推动红寺堡区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需要。

红寺堡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丰富和毗邻全国最大的枸杞交易集散地及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地中宁县的区位优势,以红寺堡区枸杞产业协会为平台,引进种植企业通过基地集约化、节水灌溉规范化管理,有效解决枸杞产业管理粗放、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全面延伸枸杞种植、销售产业链,促进枸杞产业健康发展。目前,枸杞种植 2.5万亩,年产值达 2.25 亿元,引进了宁夏百瑞源枸杞、宁夏贺兰山地源等种植、加工企业共 15 家,建成枸杞标准化示范园 3 个,集中连片种植示范点 12 个。本项目周边区域作为红寺堡区最重要枸杞种植区,沿线分布着大量的枸杞种植基地。其中百瑞源枸乡生物枸杞农场位于本项目道路右侧,自 2013 年至今,红寺堡百瑞源枸杞基地面积达 6000 亩,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 4600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每年可安置当地农民工 75 人,枸杞采摘季节解决季节性农民工就业问题 800 多人次。2023 年,宁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和出村进城工程,精心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加快实现由“原字号”向“精字号”转变、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由“名气高”向“收益高”转变,让更多“宁字号”走向国内外市场。本项目的实施,将为沿线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基础保障。

2、是助力红寺堡区光伏新能源综合开发的需要。

宁夏将清洁能源列为九大重点产业进行扶持,提出要聚焦光伏、风电等领域,加快开发、高效利用和创新发展,红寺堡区以此为机遇,紧盯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围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搭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延伸产业链、优化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移民致富。红寺堡区作为“宁电入湘”工程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光伏产业示范园的重点承载地,目前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已达 458 万千瓦,风光土地资源充足,区位条件优越,政策机遇叠加,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政通、天时、地利、人和,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本项目连接新科能源光伏产业基地,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道路服务水平,为沿线光伏产业综合开发提供便利,为当地产业优化调整及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是推进红寺堡区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最南端的葡萄产业黄金区,在种植酿酒葡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少、土壤透气性好、境内无污染源、常年无霾,自然禀赋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酿酒葡萄,优越的自然条件使红寺堡区成为酿酒葡萄的优质产区之一。2021年,国家批复建立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自治区、吴忠市相继出台支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为红寺堡区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红寺堡地区按照“3+X”产业发展战略,逐步形成葡萄、枸杞、草畜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葡萄产业在红寺堡区产业体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本项目作为连接葡萄酒庄园至国道 344 和红寺堡市区的快捷通道,为提升葡萄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了交通运输保障,为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提供交通助力。

4、是带动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建设的需要。

畜牧产业是红寺堡区确定的六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区建成以中烟“飞地”肉牛养殖园区为代表的出村入园养殖基地,开启农户联合养殖模式,实现了联合社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发展肉牛产业新模式,有效解决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后顾之忧。截至 2022 年底,红寺堡区累计发展肉牛养殖示范村 25 个、肉牛规模化养殖场 23 家,建设标准化圈棚 18620 座,培育养殖大户 3800 余户;引导 24 家肉牛养殖合作社出村入园,饲养肉牛 9740 头,育肥出栏 5440 头,现存栏 4300 头。养殖园区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等多种方式,使肉牛产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放养逐渐转变为依靠科技发展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肉牛产业,带动 870 户群众入股养牛,目前存栏量 5500 头,年产值 9000 万元。本项目前段路线两侧分布有集中连片畜牧养殖园,项目的实施为养殖园区提供了便利、畅通的道路基础条件。

5、是提升玺赞 3A 级景区交通条件,推动玺赞特色景区融合发展的需要要。

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整合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供销社资源,与中宁县联合打造的现代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国家重点农业龙头,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玺赞生态枸杞庄园占地面积 15000 亩,位于红柳沟小产区,这是一块千万年形成的从未开垦的原始土地,方圆三十公里内没有工厂,周边十几公里没有村镇,享有枸杞原产地独有的经纬优势,引用罗山保护区天然碱性水与黄河水配比灌溉,是宁夏枸杞行业唯一五星级枸杞基地。形成了以道地枸杞种植加工销售为核心,向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和“直营与经销、高端与中端、线上与线下、批发与零售”的立体营销模式,实现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旅游、生态循环 “六位一体”的现代枸杞全产业链布局。建成了宁夏枸杞行业首个枸杞庄园主题的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景区主要由“产业发展区”、“综合服务区”、“文化展示区”、 “休闲度假区”、“游乐体验区”等五大园区组成。有“玺赞湖”、“饮马湖”、“杞园观景台”、“枸杞观光工厂”、“采摘体验园”、“野生枸杞园”、“有机枸杞园”、“红柳沟营地”等特色景点组成。集吃、住、玩、赏、娱、购于一身,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考察学习的理想场所,是团队拓展、集体旅游、亲子活动的优选基底。本项目是推动玺赞庄园休闲特色景区融合发展的基础保障。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现状通达路线均为四级水泥混凝土公路,路况较差,行车体验感较低,严重影响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的旅游吸引力,制约了其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建设将提升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景区对外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 3A 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6、是优化路网结构,助力农产品电商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为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红寺堡区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农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成为农产品输出的主要途径。本项目将枸杞种植基地、葡萄酒庄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与红寺堡市区和国道 344线连接,方便了农副产品的流通,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改善现状道路运输条件,优化路网结构,提升物流运输效率,推动农产品电商服务业快速发展。

7、是分流国道 388 线交通量,缓解国道 338 线红寺堡至恩和段国境交通压力的需要。

国道 338 线红寺堡至恩和段公路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省道网布局规划(2015-2030 年)》国道 338 线宁夏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21-2050 年)》海兴至天峻国家公路的组成路段。旧路于 2012 年按二级公路标准改造,由于旧路路面病害较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无法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 2023 年对该项目进行改扩建施工。

国道 338 线红寺堡至恩和段改建工程为省、市两级重点项目,项目改扩建完成后,将有效提高该路段车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项目终点延伸可顺接国道 G338 线,项目为该区域东西走向唯一廊道,西侧受西气东输管道、银兰高铁、京臧高速影响,加之项目走廊带需下穿定武高速、跨越红柳沟等,短期内无条件再另辟道路,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缓解国道 338 线红寺堡至恩和段交通压力,亦解决了红寺堡城北出行至西向(中宁方向)绕行问题。

2.3 建设时机

本项目作为红寺堡区西部重要特色公路,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串联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特色景区、百瑞源枸杞种植基地、葡萄酒庄园、规模化畜牧养殖基地、中国华能新能源光伏产业园区等节点。将为沿线产业提供公路服务保障功能,推动沿线重要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开发建设,带动周边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本项目以“北纬 38°红杞之恋”为主题,突出红寺堡区枸杞具有“优质·有机·荒漠”的种植特色,有助于沿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和百瑞源枸杞种植基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同时将带动以“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 3A 景区”为中心的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公路+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地区交通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和红寺堡创建农村公路特色项目示范区。

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建设时机相对成熟,并且非常迫切。

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

3.1 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

1、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位于宁夏红寺堡区综合产业发展轴以及宁夏葡萄酒核心产区。红寺堡区,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是承接宁夏东西南北的地理中心,地势南高北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北临吴忠市利通区和青铜峡市、灵武市,南至同心县,东至盐池县,西北与中宁县接壤。北距首府银川市 127 千米,南距固原市 220 千米,西距甘肃省兰州市 360 千米。

3-1项目

2、地形、地貌

寺堡区主要由罗山古洪积扇、红寺堡洪积冲击平原和黄河河谷平原构成,地形平坦,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 1/50—1/150。红寺堡区地处三山之间,东部大罗山(主峰海拔 2625m),南侧烟筒山(主峰海拔 1715m),北侧为牛首山(主峰海拔 1775m),属鄂尔多斯台地西南缘的缓坡丘陵地貌,区内沟谷发育良好,主要有红柳沟、单双阴沟等沟谷由东南向西北注入黄河。红寺堡地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形平坦、出露地层岩性单一,层位较稳定,地质构造简单,适宜各项工程建设。

3、水文、地质

1)地下水

红寺堡区南部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向北地面高程逐渐下降,地下水埋藏较浅。大罗山西部的断裂带有较丰富的裂隙水,现已开发利用,为开发区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已开发的新灌区,地下水位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有些地方因地下水渗出,已经形成长流水;部分地方地下水埋藏已由开灌前的 4-6 米上升到 1.2-3.5 米,平均每年上升 0.7-1 米,部分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已出现土壤盐渍化问题。除裂隙水水质较优可以饮用外,其它潜水水质很差,不宜饮用。

2)地表水

红寺堡区的地表水主要有降水形成的山洪、地下水出露形成的水流和灌区开发后引黄灌溉形成的灌渠是后期进入红寺堡区的地表水。

本项目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项目沿线属于红柳沟流域。路线跨越的主要河流及沟渠为红柳沟。

红柳沟

红柳沟,属黄河右岸诸沟,发源于同心县田老庄乡黑山墩,流域面积约为 1064km2,河流长度约 107km,流经同心县、红寺堡区、中宁县等两县一区,由中宁县鸣沙镇汇入黄河。

项目区域水系

4、气候

路线所经区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按全国气候分区为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春季干早多风,蒸发量大,升温快,但不稳定,常有寒潮袭击,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多以暴雨或阵雨形式降落,秋季短暂,降温快,多晴朗天气,冬季干冷,降雪少,寒流频繁。年平均气温为8.2℃之间,一月份平均气温~9.4℃,极端最低气温~28. 4℃,七月平均气温23. 5℃,极端最高气温37.9℃。年平均日照3083. 5小时,日照率70%。年平均降水量183.4m,年平均蒸发量2443.5m,年平均风速2.9m/s,年最大冻土约为1.05m

5、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项目所在区域红寺堡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s

拟建项目

拟建项目

3-2项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特征周期

3.2 主要控制因素

1、地形、地质、水文等控制因素

红寺堡区主要由罗山古洪积扇、红寺堡洪积冲击平原和黄河河谷平原构成,地形平坦,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 1/50—1/150,属鄂尔多斯台地西南缘的缓坡丘陵地貌,区内沟谷发育良好,主要有红柳沟、单双阴沟等沟谷由东南向西北注入黄河。项目区域地形起伏不大,地形平坦、出露地层岩性单一,层位较稳定,地质构造简单,适宜各项工程建设。

2、沿线重要城镇、工业园区

拟建项目路线起点位于红寺堡镇镇区东北角,与市政道路顺接。起点段路线布设应根据《吴忠市红寺堡区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5 年)》、《红寺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吴忠市红寺堡区空间规划(2016-2035 年)》等。路线与相关规划的合理结合,是拟定本项目路线方案的重要制约因素。

3、环境、资源分布、军事设施、文物等其他控制因素

经过现场踏勘和调研,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以农田耕地为主,沿线分布有设施农业种植区、枸杞种植基地及光伏产业园等,地下无其他矿产资源分布。项目选线坚持尽量避免侵占农田耕地、节约资源用地、合理设计的原则。

3.3 制约建设方案的其它主要因素

3.3.1 土地要素保障分析

1、符合准入情况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目录和《限制用地目录》、《禁止用地目录》等规定,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情况。

2、建设内容

本项目属于新建公路项目。该项目位于 II 类地形区,属于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设计时速为 4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 8.5 米,项目总用地规模为 194.511亩,其中旧路占地100.606 亩,新增占地 93.904 亩,新增占地以林地及其他草地为主,拟建项目无拆迁建筑物。

3、本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建标(2011)124 号)  第三章表 3.0.5-II 类地形区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路基宽度 8.5 米对应指标为 2.4084 公顷/千米,项目线路长度 9.418 公里,总用地规模:2.4084 公顷/千米*9.418 千米=22.683 公顷,该项目实际用地 12.967 公顷,小于用地指标值。

3.2.2 用水要素保障分析

1 用水需求量

项目用水主要为项目施工期工程用水与生产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水,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 140180L/p·d),项目沿线水资源丰富,可就近取水。

2.要素保障分析

拟建项目沿线水资源丰富,可就近取水。管理人员生活用水可从沿线村庄获取,不会对周边村庄用水产生影响,本项目选址供水水源是切实可靠的。

3.3.3 能源要素保障分析

项目周边地区电力充足,经过新一轮电网改造,农村电网通达程度较高,乡村的高、低压电力线路及变电设施均可做施工利用,用电方便,施工时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协商即可解决。因此,燃油、汽油、电等能源充足丰裕,可直接从当地调用购置,其最大消耗相对于宁夏能源总供应量来说,仅占极小的比例,项目工程建设期的能源消耗不会对当地能源供应造成影响,符合节能的要求。

3.4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1、主要料场的分布情况

1)碎石:

大河石料场,各种碎石料储备丰富,手续齐全。母岩为石灰岩,碎石压碎值为 19.1%,洛杉机磨耗损失 19.9%,石料磨光值为 42。可满足本项目路面面层、基层及桥涵工程用料,外购取料,汽车运输,运输道路畅通。

2)片石:

太阳山碎石料场,母岩为石灰岩,手续齐全。可满足本项目路基及桥涵工程

用料。汽车运输,外购取料,运输道路畅通。

3)砂、砂砾、砾石:

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新井沟砾料场,母岩为砂岩,位于原盐兴路 K142+000 左侧 7.0km 处,储量丰富,手续齐全。可满足本项目路基、路面及桥涵工程。汽车运输,外购取料,运输道路畅通。

4)水泥:

中宁赛马水泥厂,年生产各种规格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超过 140 万吨,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好,品种多,可用于路基、路面及桥涵工程。外购取料,汽车运输,运输道路畅通。

5)水:

取自红寺堡自来水公司,需提前联系购买。

6)工程用电:

沿线村镇输电线网完善,工程用电较为方便。

7)工业建筑材料及燃料:

公路建设项目所需钢材、水泥、木材、沥青及汽油、柴油等燃料均可以从吴忠市及其邻近地区购买。

2、运输条件

本项目区域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筑路材料可通过现有道路运输上路。本项目主要材料供应商所供材料质量可靠,供应商可选择性大,材料运输交通方便,对项目建设较为有利。

第四章 建设方案

4.1 总体方案布置

本项目红寺堡区河西至和兴公路特色项目采用设计时速40km/h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8.5m。路线起点K0+000.000位于现状红寺堡镇区西北角民族街与康济路“L”形平交口;自起点沿现状旧路呈东西向布设,K1+902.094K2+495.219段为与G344共线完全利用段,路线自K2+495.219处于G344平交后向西沿现状水泥砼道路布设,于K5+205处设置5-30m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桥跨越红柳沟,随后在 K7+026.704处完全利用G6京藏高速公路3-30m旧桥下穿通过;终点K9+418.467至玺赞枸杞连接线与本项目道路平交口,全长9.418km

总体方案布置图

考虑到路线终点处至北部玺赞枸杞种植基地道路现已破损严重,本次对该段道路进行罩面改造,支线全长2.046公里。

4.2 路线平、纵面方案

1、设计原则

1)本项目为旧路改扩建工程,利用旧路段需全线拟合旧路指标。因此对原旧路平、纵、横面的数据采集,恢复旧路的三维立体数据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拟合旧路线形为主要布线原则。

2)本次投标通过对原旧路详细调查,对收集旧路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原旧路部分段落平纵指标较高,能满足设计速度40km/h三级公路设计标准。G344以西大部分段落平面指标高,但纵断面起伏较大,设计根据受限条件提高道路标准,增强道路服务水平和安全性。

3)优化设计中将会以合理控制工程规模,兼顾对周边村镇的影响,旧路利用

率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路线的平纵面设计。

2、平纵设计方案

1K0+000K1+902.094段:

该段路线旧路为土石路,起点段旧路与民族街为错位交叉,根据《吴忠市红寺堡区空间规划(2016-2035年)》,该段路线位于城镇发展备用地范围,考虑到远期红寺堡镇向西拓展,路线起点中心线向旧路以南偏移,顺接民族街中线线形向西布设,至K0+600处通过平曲线回至旧路中线布设;后段旧路南侧存在一趟灌溉主渠与本项目旧路并行布置,路线布设尽可能向旧路以北偏移,避免侵占产生干扰影响;K1+901.859处与G344平交,由于旧路为土石路,平交角度不满足要求,设计对交叉范围线形向北偏移改线,满足最小70°交叉角度。

该段整体地势平缓,纵断面设计以低填为主,与G344交叉处顺接交叉处被交路标高,填方稍高。

2K1+902.094K2+495.219段:

该段为与G344共线完全利用段,路线完全利用G344,本次不做改造设计。

3K2+495.219K9+418.467段:

该段旧路为水泥混凝土路,旧路平面指标较高,但纵断面线形起伏较大。考虑到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平面布设以旧路中线线形为准进行布设,全段最小平曲线半径为600m。路线于K5+205处设置5-30m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桥跨越红柳沟,随后在K7+026.704处完全利用G6京藏高速公路3-30m旧桥下穿通过;终点K9+418.467至玺赞枸杞3A级景区支线与本项目道路平交口,全长9.418km。根据现场踏勘调查情况,旧路北侧为西气东输供气管线与本项目道路并行布设,距离7.5-15m不等,产权单位要求5m净距范围内禁止挖掘。道路南侧为用地类型以其他草地为主,分布有少量耕地,经与土地主管部门沟通,道路拓宽改造以不占或少占耕地为原则进行加宽改造。结合上述控制性因素,本次加宽改造以满足上述两侧控制条件为准灵活布设。由于全段旧路纵断面指标较低,以贴合地形为主随坡就势进行布设,起伏较大。本次纵断面设计结合上述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合理改善设计,由于管线距离旧路较近,较大挖方势必导致安全距离不满足产权单位要求,故全线纵断面设计在满足改善条件地段进行适当填挖以提高纵断面指标。

4)玺赞枸杞3A级景区支线

路线起点位于本项目主线终点K9+418.467处,由于本次仅对该支线进行路面改造,路线布设以旧路中线为准进行布置,不进行纵断面设计,终点K2+046至北部太中银铁路现状通道处。

4.3 路基工程

1.原有道路技术状况及评定

1)路基现状

K0+000K1+902.094段现状为砂砾路,路基宽度为7.5米左右。K1+902.094K2+493.191段,现状为G344线,为完全利用段,路基宽度12米,于202111月建成通车,路面状况良好。K2+493.191K9+418.467段为现状河西至和兴公路,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路基宽度6.0m,路面宽度5.0m,设计速度20 km/h,水泥混凝土路面,于2014年建成通车。经过多年运营,现状水泥混凝土面板出现裂缝、麻面、露骨、沉陷、断板等病害,旧路排水出现淤塞、坍塌、破坏等现象。

旧路排水、防护

2)道路养护情况

本项目自建成通车后实施了较为完善的养护工作。对路段出现的病害情况能够及时进行养护处理。

3)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及取芯

主线:

经现场检测,旧路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54.9PCI60.8RQI46.1,路技术状况指标为“差”

玺赞枸杞3A级景区支线(白改黑):

旧路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82.85PCI74.03RQI85.54,路技术状况指标为“良”。

根据现场取芯,旧路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20cm级配砂砾。

旧路取芯

2.路基横断面布置

拟建项目全线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米。其中K1+902.094K2+493.191段与G344共线段维持现状12米路基宽度不变。

考虑到项目建成后沿线非机动车及行人旅游需要,本次设计对土路肩进行硬化,断面形式为:0.75米土路肩(硬化)+2×3.5米行车道+0.75米土路肩(硬化)=8.5米;典型路基断面如下图所示:

路基标准横断

3.用地范围

本项目公路用地范围为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缘 1.0m,路堑边坡坡顶外缘 1.0m 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正投影为桥梁段落公路用地范围。

4.路基边坡

路基设计高度主要受交叉工程、设计洪水位、桥涵净空、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原则下,尽量降低路基填土和挖方高度,以减少土石方数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边坡坡率: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m时,路基边坡采用11.5;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8m时,采用折线型边坡,在8m处变坡,上部边坡采用11.5,下部边坡采用11.75

挖方边坡:全线很少有挖方路段,挖方路段边坡高度 H≤5.0m,边坡采用一坡到顶,坡率为 11

5.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在路基压实前应进行清表,清表后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基底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85%。对于填土路基,其压实度应符合下表中所规定的类型压实标准。

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要求

路基部位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cm

压实度

%

填料最小CBR

%

最大粒径

cm

上路床

030

95

5

10

下路床

中等交通

3080

95

3

10

上路堤

中等交通

80150

94

3

15

下路堤

中等交通

150以下

92

-

15

零填及挖方路床

030

95

5

10

3080

95

3

10

路床填料应均匀,应分层铺筑,碾压密实,其压实度、填料最大粒径及最小承载比应符合上表要求。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不低于40.0MPa

6.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本项目平面线位基本沿旧路敷设,由于本项目改建后路基宽度比旧路基宽,存在新路边坡包裹旧路边坡的现象,外业调查发现旧路路肩压实度不满足要求,设计对相应段落的路肩予以翻压。分以下两种情形:

1)当旧路路基填土高度小于2m时翻压旧路路肩并挖台阶。

2)当旧路路基填土高度大于2m时,翻压路肩2m深并挖台阶,2m以下部分只挖台阶处理。

路基拼接时,为保证旧路施工质量,应先清除老路边坡表面草皮后沿老路边坡坡面开挖台阶,台阶自上而下开挖,台阶向内倾斜3%,台阶高度1m,宽度不小于1m,开挖后需用小型夯实机具压实后进行分层回填。并在旧路顶面铺筑土工格栅,横向土工格栅铺设宽度不得小于2m,并对旧路外侧新建部分的基底翻压60cm处理。

7.路床处理设计

K0+000K1+902.094段为新建路段,本段落对上路床 030cm 范围砾类土采用砾类土填筑,对下路床进行翻挖回填处理;K1+902.094K2+493.191段,沿旧路布设,旧路部分经多年运营,路床较密实,本次设计不再处治,加宽部分上路床 030cm 范围砾类土回填,下路床进行翻挖回填。

8.桥头涵台路基处理

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跳车现象,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桥梁和涵洞两侧路基填筑需进行特殊处理。

1)台后路基处理范围

对桥梁台背处理的过渡段长度为(5.0+2H)m。对涵洞台背处理的过渡段长度为(3.0+1.5H)m

注:H 为路基填土高度减去路面及路床厚度。

2)台后路基填料要求

填料要求:桥涵台背路基要求采用砾类土填筑。

9.路基防护设计

路基防护设计以安全、经济、环保、美观为原则,以项目影响区内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为基础,从技术、经济、环保、景观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型式,在满足防护功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景观设计。本项目的路基防护型式的选择在充分遵循路基防护设计原则的条件下,借鉴宁夏区内高等级公路的路基防护型式,特别是在本项目附近地形地质条件相似、已建成通车的公路的基础上,再结合本项目的特殊情况综合确定。

1)路基边坡防护

填方路段,边坡高度大于等于4m时,采用混凝土框格植草防护,植草方式可选用撒草籽。边坡高度小于4m时,路基边坡自然长草。挖方路段,路堑边坡自然长草。

2)支挡防护

本项目右侧距西气东输天然气主管道距离较近, 在K3+710-K3+780 K4+580-K4+700 K5+840-K6+180 右 幅 设 置 路 堑墙 、 K3+280-K3+370 K3+570-K3+670K3+800-K3+925 K4+390-K4+540 K4+8000-K4+860 K5+600-K5+770右幅设置路肩墙、K5+050-K5+126K5+284-K5+330右幅设置路肩墙。

K5+630-K5+780左侧路基边坡压覆农田,本次设计在道路左侧设置路肩墙用以收缩坡脚,避免侵占农田。

挡土墙基础及墙身均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挡墙基础埋深不小于1.25米。

10. 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排水设计应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等措施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同时遵循少占农田、环境保护及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原则。本次设计据沿线地形,通过排、引等方式,将路基水引入附近排水沟内;对于地形平坦,大段落无天然沟谷等出水口的路段,采用边沟、排水沟,将流入的水引到合适的地方。主要的路基排水设施有:边沟、排水沟、急流槽等。

1边沟

全线边沟采用 40×40cm 矩形现浇混凝土边沟,内外壁厚15cm,底厚15cm,采用现浇C25混凝土。

边沟排水纵坡一般路段与路线同坡,对于排水困难路段采用加深边沟方法以保证排水纵坡(不小于 0.3%)。

2排水沟

为将边坡和路基附近的积水及路面水引至桥涵或路基以外,设置排水沟。断面形式为梯形,上口宽120cm,深40cm,内外壁厚10cm

3路面排水

路水采用分散排水方式排至路面两侧边沟或者排水沟。

4蒸发池

为便于K0+750-K1+230段道路左侧收集雨水排放,本次设计在K1+612处设置蒸发池,蒸发池尺寸为18×18×1.2米(深),蒸发池底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池壁采用C30预制混凝土砌筑。

4.4 路面工程

1概述

沥青路面具有行车条件好、开放交通早、振动、噪音小、初期投资省、维修方便等优点。综合考虑沿线的气候、水文、筑路材料分布特征及路基稳定性等因素,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依据交通运输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的要求,结合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依据交通量进行路面结构组合的设计和厚度计算。

根据公路自然区划,拟建项目位于Ⅵ1 区,设计年限为10年,设计标准轴载采用 BZZ-100

2拟采用的路面结构

根据以上论证结果,以安全、经济、耐久、美观、环保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面结构形式为

本项目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合旧路路面资源可利用情况,路面结构层

方案如下:

主线:

新建、加宽及标高受限路段:

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封层:0.6cm厚稀浆封层(ES-2型)

透层:乳化沥青透层油(1.0L/m2)

基层:32cm5%水泥稳定砂砾(掺配20%碎石)

底基层:18cm级配砂砾路面结构总厚度55cm

补强段:

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封层:0.6cm厚稀浆封层(ES-2型)

透层:乳化沥青透层油(1.0L/m2)

基层:32cm5%水泥稳定砂砾

底基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打裂压稳

路面结构总厚度39cm

玺赞枸杞3A级景区支线(白改黑): 面层:5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粘层:乳化沥青粘层油(0.4L/m2)

3材料要求

路面结构层各种材料,以及混合料,包括强度、级配、塑液限、杂质含量、压碎值、规格、标号、比例、剂量等等,均应符合相关规范或规程的要求。标高受限段挖除旧路混凝土后,经破碎筛分后,掺入砾类土中后填筑至路床部分。

4路边石

路边石采用 C30 混凝土预制。

5玺赞枸杞3A级景区支线病害处理方案

对于裂缝宽度小于15mm的裂缝,边缘无碎裂现象,直接灌密封胶封闭。对于宽度大于15mm的裂缝,采用灌缝胶灌缝后,并用25cm宽玻纤格栅进行贴缝。

破碎板处理

破碎板所在的板块一般都被裂缝分为三块以上,常伴有松动、沉陷和唧泥等现象,对于此种病害采取换板方式处理,破除旧水泥混凝土板,按原路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恢复新建水泥混凝土板。对集中连片破碎板破除处理时,中间或边缘剩余的个别完好板块也一并破除。在重新浇筑混凝土板以前应检查基层是否松散,若已松散,对基层进行修复。基层表面要平整,要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混凝土板、与原板面平齐,修复板的纵横缝应与周围混凝土板的纵横缝对齐,不得出现错缝现象。

接缝处治

应先清除接缝中的旧填缝料和杂物,并将缝内灰尘吹净,重新采用沥青砂进行灌缝。并用50cm宽玻纤格栅进行贴缝。

4.5 桥梁工程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红寺堡城区西侧,为旧路改造工程,项目区水系为黄河东安诸沟水系水系,地下水主要靠黄河补给、自然降水及农田灌溉渗水补给。地表水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水量不稳定。桥涵设置是按沿线的水文、地质及地形等条件,保证泄洪需要,确定其跨径及结构形式,构造物应“安全、经济、实用和美观”,尽量做到桥型结构简洁,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路线起点顺接现状河西至和兴公路与南川路(老G344线)交叉口,沿旧路向西布设,K1+950K+350G344线共线向南布设350m,后继续沿旧路向西布设,在K5+205处上跨红柳沟,K7+027处下穿京藏高速后,沿线依次经过牛羊养殖基地、光伏产业园、葡萄酒庄园及枸杞种植基地,终点止于莲花山陵园路口,与G338线至河西村连接线呈十字平面交叉,路线全长9.420km

本项目研究范围内设置桥梁158m/1座,管线套护涵7道(详见管线交叉说明)。

现状红柳沟桥照

2、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2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3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4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100;小桥和涵洞1/50

5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6)桥梁宽度:13.0m0.5m防撞墙+12.0m+0.5m防撞墙);

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2g

8桥梁抗震设防分类:C类。

3、总体设计原则

桥涵设计应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进行全寿命设计。

针对本项目沿线建设条件,设计中贯彻以下方面:

1桥型方案选择主要根据桥位具体条件,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于环保的原则,并考虑因地制宜、便于施工等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的跨径及桥梁结构类型。

2强化经济比较,一般大、中桥梁无特殊要求时,尽量采用经济跨径。

3本项目无特大桥及特殊桥梁,全线桥位均服从路线总体走向。

4桥涵设置是按沿线河流的水文、地质、地形以及规划水系等条件,保证泄洪需要,确定其跨径及结构形式,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以降低工程造价。

5考虑桥梁设计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般桥梁选用跨径大于其桥高,给人以稳定感,与沟谷自然景观相协调。

4、桥梁设计方案

路线在K5+204.0 处跨越红柳沟;桥位处旧路设有3-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桥梁全宽8.0m,桥梁全长66.0m,桥梁修建于2013年,桥梁主体结构及附属设施均完好。

根据《红寺堡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布局,本项目为红寺堡区“四横六纵”地方干线公路网规划布局中的为横二线“惠安堡-恩和公路”中的一段,同时也是《宁夏公路网规划》布局中的S309线唯一廊道。因此本项目作为红寺堡区城区连接红寺堡西部地区及中宁的重要交通运输通道,沿线生态农业产业园密集,考虑到产城一体化发展,后期资金充足将考虑将本项目提升改造为二级公路,因此本项目在本次改造时,对跨越红柳沟处的平纵线性指标按二级公路线性指标设计,桥梁设置按后期改造二级公路预留,桥梁全宽取13.0m

现状桥位处沟型曲折,沟底植被稀疏,多为草本植物,沟槽中均为卵砾石夹土,沟岸两侧均已防护,测时沟中水深约0.5m。根据相关的水文资料和沟岸断面以及桥位处本次设计的平纵断面(在跨越红柳沟处,纵断面相对旧路抬高约10m左右)设计等情况,本次设计拟新建桥梁最大墩高约16m,桥梁与河道角度90度,因此推荐使用5-30m跨径跨越河道。

根据桥梁所处位置、景观风格、桥梁墩高及桥长、地质情况及造价因素。可以明显排除采用斜拉桥及悬索桥的可能,由于墩高较高如若设置拱桥,为了抵消不平衡推力产生的工程费用巨大,所以推荐采用梁桥。根据本项目沿线地质条件及宁夏的成熟经验,结合桥长、墩高、造价及以往经验,本次桥型方案推荐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

根据路线平面布置,本次设计桥梁在原址拆除新建桥梁,拟新建5-30m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跨过,交角90°,桥梁全长158.0m,桥梁宽度13.0m,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4.6 交叉工程

1、立体交叉

本项目分离式立交共计1座,具体如下表:

立体交叉一览

序号

中心桩号

桥梁名称

原桥跨径或

桥下净宽

(米

桥梁用途

设计荷载

备注

1

K7+026.704

下穿京藏高速

3-30

公路

公路-I

完好利用

根据外业调查,本项目下穿京藏高速分离式立交桥,桥梁荷载为公路-I级,为

京造高速上跨本项目预留分离式立交桥。本次设计采用完好利用。

现状桥下净高在5.5m以上,本次设计路面高程维持现状路面高程,桥下净高满足分离式立交桥净高要求。现状道路路肩距离左侧桥梁墩柱最小距离2.1m,本次设计道路中线向北侧偏移,保证路肩距离墩柱最小距离大于2.0m,同时在下穿分离式立交桥段,在靠近墩柱侧设置波形梁护栏对墩柱进行主动防护。

2、平面交叉

1设置原则

本项目交叉方案设计结合当地公路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贴近实际、经济适用”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区域公路网现状和规划、地形、经济和环境影响,并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交通管理方式、用地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确定。

1平面交叉几何形式应根据被交路等级,转弯交通量,以及交通组成来综合确定交叉方案。

2平面交叉几何设计应结合交通管理方式并考虑相关设施的布置。

3平面交叉范围内相交公路平纵面线形应能满足视距的要求。

4平面交叉的几何设计应与标志、标线和信号设施一并考虑,统筹布设。

5平面交叉方案应合理利用道路设施空间,保证安全,并节约用地。

2交叉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设计原则,平面交叉设计结合沿线道路具体情况确定交叉方案。

本项目与三级以上等级公路及市政道路平面交叉时,应采用渠化设计,以交叉范围内预测交通量为基本依据,增加专用转弯车道及渠化岛,设置完善安全设施及标志标线。 与四级及外延级公路交叉时,主要为原有道路和本项目主线的衔接设计, 并根据其建设条件分别进行设计,即对建设条件较好,改造成本较小,按规范要求执行。对建设条件受限制,改造成本大的交叉口,改建时交叉范围内交叉 角度尽量≥70°,按照接线交叉口范围内最大纵坡为 3%控制。

为保证主线行车速度,提高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本项目在通往主线的非等级被交路上设置强制减速带,并设置改善视距措施,以满足通行要求。

3工程规模

本项目与二级公路相交2处,与市政道路相交1处,乡村道路交叉叉 7 处。其中起点与民族街,K1+901.859K2+495.219G344处平面交叉口设置信号灯及监控设置对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其余路口采用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对交叉口进行管制。

3、管线交叉

本项目沿线与各类管道交叉共9处,其中给水道交叉7处,天然气管道交叉2处,根据管道管径及布设情况,本次设计在跨越给水管道及天然气管线处设置盖板或者槽钢进行套护。全线共设置盖板套护涵7道,其中给水管线套护涵5道,西气东输天然气管线套护涵2道;槽钢套护2道,为给水管道套护。

4.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快速路经济效益、服务效益,保障行驶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道路的优越性,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置必需的交通安全设施,以保证道路安全、高效地运营是十分必要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水平主要取决于道路条件、相关路网构成、交通量增长及交通流特性,并受沿线地理、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

根据路线线形、构造物设计及现状路网已有设施的情况,结合道路沿线地理、气候、环境特点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的规范要求,综合考虑本项目安全设施包括:标志、标线、护栏等完整的安全设施系统。

1、设计原则

1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最大限度体现城市道路快速、经济、安全、舒适的特点。

2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经验,在投资允许的前提下,采用最新技术,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3注意和道路主体工程相配套,使两者达到协调和统一,另外,注重交通工程各子系统之间应相互配合,使系统最优化。

2、设计要点

1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应对现有设施进行调研分析。由于本项目属于提级改造,因此原有旧路的交安设施基本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需全部新建(利用段除外);被交路上的交安设施(如G344上)经调研均为近年新建,可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次根据新建道路的情况对平交道口标线及道口标柱等设施进行局部补充、优化。

2本项目红柳沟桥前后纵坡值达到6.5%,对行车安全有较大隐患,是本次交安设施的重点设计内容。根据规范要求,本次对该路段前后路侧设置上、下陡坡警告标志,路面施画减速震荡标线,并对桥头及高填方路段连续设置波形梁护栏以策安全。

3本项目无急弯路段,路线较为平顺。但个别路段纵坡值较高,影响驾驶员视距。本次设计对不满足超车视距的路段前后增设禁止超车/解除禁止超车禁令标志,并将路面中心线施画为实线,禁止车辆跨线行驶。

3、标志

交通标志的布设,首先应考虑到标志的易识别性。其次,综合考虑道路的几何线形,交通流量、流向和交通组成,道路沿线的状况等对标志设置位置的影响。为使道路的使用者安全、顺畅、舒适地行驶,本项目交通标志的设计除常规的做法以外,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标志的设置应统盘考虑,整体布局。标志布设应从该地区路网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本项目总体交安布局及道路与周边路网交通一体化的纽带功能,做到连贯性、一致性,给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交通信息。

根据项目的特点的功能定位来看,本项目的交安标志设计中应依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2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等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本项目城市道路特色,设置相应的标志。本项目布设的标志类型有指路标志、禁令标志、警告标志等,支撑结构形式采用悬臂和单柱式。

本次标志设计主要包含平交口处相关的指路标志和配套禁令标志,以及其他危险路段的警告标志。

4、标线

本项目道路主线标线及平交标线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置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标记、导向箭头、导流标线等标线。

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线宽15cm;用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车道边缘线应标划在两侧路缘带范围,其内边线与车道边缘重合,从而保证行车道的有效宽度。

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单黄虚线,画4m6m,用以分隔对向交通流,设在同向行驶的车道分界位置,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越线变换车道行驶。

导向箭头、地面文字应根据所在位置设计车速确定尺寸,颜色为白色,本项目箭头长度采用3.0m

5、安全护栏

护栏是一种障碍物。护栏的设置目的是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行车道,预防二次事故发生,吸收能量,减轻车辆事故及人员的损伤程度。

本次护栏主要在路侧高填方路段以及桥梁混凝土护栏前后设置路基护栏,防止车辆冲出路外发生意外。

6、管理、服务、养护设施

本项目新建服务设施有文化驿站、道路导向标牌、道路名称标牌及信息展示标牌等,详见景观节点设计方案。

本项目新建管理设施包括交叉口信号灯、电子警察等设施。

本项目养护设施沿用原路的管理养护中心,负责公路日常清洁、维护及小修,大修可招标发包。

4.8 景观工程

1、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含道路及跨河大桥,主线全长9.420公里,本次改造拟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实施改建,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0m,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按12m二级公路预留,桥梁全宽13m,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沿途考虑文化设施及标识标牌。

2、沿线基础设施及景观现状

本项目现状道路为设计速度20 km/h的四级公路,路基宽度6.0m,路面宽度 5.0m,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运营,现状水泥混凝土面板出现裂缝、麻面、露骨、沉陷、断板等病害。

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基本满足酒庄生产和游客通行的需求,但总体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部分道路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与文化旅游的融合程度不够。

项目周边植物单调缺乏层次:大部分路段植被较少,道路南侧局部新种绿化其他区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普遍下层植被单调,特别是路口区域缺乏绿化旅游交通标识系统不完善:项目沿线标识设置率较低,未形成健全的旅游标识系统,且导向功能不强,未与特色产业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缺乏创新。

3、节点景观专项设计方案

根据本项目道路沿线产业分布,设置门户节点,产业节点,文化驿站等景观节点方案。。

景观节点方案平面布置

景观节点方案

在沿线布置重要的节点标牌、道路导向标牌、道路名称标牌及信息展示标牌。

沿线标识/logo平面布置

标识/logo设计方案图

车行道在满足中心线为黄线的基础上增加红线与粉线,提升产业公路景观形象;路面上包含LOGO、公里数、道路中心标线等。

采用葡萄酒相关的元素组合各种丰富的地面图案,营造诗意浪漫的产业公路。

第五章 施工组织计划

5.1 施工方案

拟建项目的实施对本地区的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公路占地、施工时对周围交通、生产甚至生活的干扰,又会对本地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加强工程管理,综合利用当地便利的运输条件,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对沿线乡镇、居民的不良影响。

1、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土石方施工主要采用机械化施工,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做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一定要在指定的地点取土弃土,严禁乱挖乱弃,应做好地基处理、防排水及边坡防护工程。

2、路基、路面排水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应综合考虑,自成系统,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总的排水原则为:根据沿线地形,通过排、引等方式,将路基水引入附近退水沟内。

3、路面工程

路面工程包括底基层、基层、面层工程,应在路基土石方、桥涵构造物工程完工后立即开工,但应注意施工温度等规定,并避开雨季,力争在冬季之前完成。拟建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应采用集中拌合、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路面施工应优先采用全机械化施工方案,利用宽幅摊铺机和配套搅拌设备,实现全集中拌和,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组成,实行严格的工序管理,做好现场监理与工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4、桥涵及交叉工程

桥涵施工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质量,桥涵结构物的设计尽量采用标准跨径,预制安装法施工。

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标志、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及监控、通信等,属于收尾工程,但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加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满足将来公路运营、管理养护服务的要求。

沿线设施内容较多,结合施工过程还有许多临时设施,施工时本着临时工程满足要求、永久工程确保质量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标准。

5.2 建设工期安排和实施计划

1、工期安排

根据拟建项目的交通量发展与服务水平、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结果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项目区施工条件和特点等因素,为提高投资效益,合理安排拟建项目的施工计划,工期安排在20245月开工建设,20255月交工,计划工期1年。

2、实施计划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拟建项目实施必须采取招标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

因此根据工期、施工组织和工程进度,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施工场地条件和质量控制因素,同时考虑主要材料供应、运输、临时工程的安排以及社会影响,尽量考虑提供专业化、节约化和连续化的施工条件。

拟建项目对红寺堡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工程管理,制定出明确的管理方案及方式,本着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顺利完成拟建项目。拟建项目施工时要对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质量培训,使他们拥有质量意识。在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建议选用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2. 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工期,尽量安排受阴雨影响较大的工程(如路基土石方)在雨季前施工。

3. 项目实施前,拆迁、取土、占地等问题应与当地有关部门认真协商解决。

4. 项目在实施前需做好旧路保通设计,根据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出行习惯规划合理的绕行及通行方案,设置合理的临时交通安全设施,完善便道便桥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小工程建设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5. 在项目开工前1个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手段告知广大司机与旅客,并在项目改扩建路段起终点竖立临时标志牌。发布包括施工交通组织的方案、开始时间、绕行路径等基本要素。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 编制依据与范围

6.1.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8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017682号);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国家环境保护部第44号令)。

6.1.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2)废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17)二级标准。

3)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4)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控制标准》(GB18599-2001)。

6.1.3编制范围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噪声的治理及环保投资概算等。

6.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暂的,它将随施工的完成而消失,但由于工程建设临近村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及大型车辆,这些施工机械和车辆大部分在露天作业,其噪声在空间传播较远。施工场界距周围敏感点距离最近处仅为150m,如果不采取防治措施,将会发生噪声扰民现象。

根据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2011,昼间噪声限值为70-75dBA),夜间噪声限值为55dBA),昼间单台施工设备在50m以外可满足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夜间施工设备噪声达标距离在250m以外。但在施工现场往往是多种施工机械同时运行,施工现场的噪声是各种施工机械噪声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施工噪声的达标距离昼间为50m,夜间为250m

施工期噪声治理应根据各类施工机械的声源特点,一方面应从噪声源入手,在选择低噪声施工设备,对可以固定使用的设备采取隔声措施,特别噪声源强较高的固定噪声源,必须加设隔声屏障,使其源强至少降低20dBA),以保证施工场界噪声达到限值。另一方面应从施工期管理入手,施工期流动性噪声源较多,较难采取降噪措施,因此应加强施工期管理,封闭施工场界,通过在场界加装隔声屏障,使噪声值降低约1015dBA),并严禁夜间施工,由以上噪声防治措施,可使施工场界噪声昼间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施工期土石方的运出及建筑材料的运入,将使区域道路车流量增多,经概算运输车辆将增加10台次/日,均系高吨位货车,其声级值可达85dBA)以上,由于是间断运输,对交通噪声贡献量不会很大,但由于运输车辆所通过道路多为主要交通干道,现状车流量已很多,在运输车辆通过时,道路两侧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将受到7075dBA)的噪声干扰,因此要严格禁止夜间2200600运输施工材料和设备,避免增加夜间交通噪声。

工程施工期对运输道路两侧居民产生噪声影响,特别是在土方施工阶段将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施工期除应加强噪声防治措施外,还应加强施工期管理,封闭施工场界,严禁夜间施工及运输,使施工期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6.2.1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建筑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拆除原有建筑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施工现场道路扬尘。

运输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车辆不得超载,运输粒状物的车辆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槽,必须用蓬布蒙严盖实,避免沿路抛撒。

建筑工地道路要经常洒水压尘,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施工,并做好遮盖工作。

由上述类比监测结果分析可知,在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6.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排水和施工过程配料、搅拌及施工现场产生一些生产废水。

由于施工期相对较长,施工人员较集中,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大,按100人施工队伍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t/d。施工人员集中居住地应设防渗旱厕所,对厕所应加强管理,定期喷洒药剂。洗漱水和食堂污水收集后经混凝沉淀后,用于和砂浆和场地洒水等。

施工过程废水产生量由于分散和间歇式,难于估算,比照生活污水排放量,即10t/d。对施工排放的废水要进行收集和处理。工地应建废水沉淀池,对工地一般性废水进行收集和沉淀,然后复用于和砂浆和场地洒水等。

施工期废水可以循环使用,因此不会对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6.2.3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

该工程建设高峰将有施工人员约100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为0.12t/d

本工程在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相对较少。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0.12t/d。建筑垃圾建议由施工部门统一收集送到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填埋,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收集,进行卫生填埋。

6.2.4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粉尘、施工驻地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及管理措施,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在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严格规定施工场地范围,并修筑围墙,临时占地要及时恢复植被;严格执行施工期粉尘、扬尘、废水及废物的防治措施,避免施工期污染物对周围植被造成影响;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避免造成尘土飞扬,保护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本项目施工期要采取必要防治措施后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6.2.5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该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噪声、施工期扬尘和施工期排水,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坚持文明施工,文明生产,这些影响可以降低到最小程度,并随着施工的结束而影响消失,为此,施工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可以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6.3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3.1综合防治措施

1)污水、粪尿处理的设计标准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国环[1987]002号)、《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2)施工中做好临时排水措施,保证不阻碍泄洪,不使水流冲刷农田或产生积水影响农业生产。

3)施工中注意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产生不利影响。注意控制扬尘、施工便道应及时洒水,散装水泥装卸时宜避开大风天气,做好密封。

4)在平交处和原有道路发生施工干扰地段采取过渡措施维持原路通行。严格控制施工废水、废油、废气的排放,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检修,防止漏油,避免污染环境。

6.3.2粉尘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

1)生活垃圾。设置专用垃圾箱,并固定专人清扫、消毒,定期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2)生产废弃物。属医用垃圾部分,单独设置垃圾箱,由专人定期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与生活垃圾混杂,以免造成新的交叉污染。

6.4 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实施后合作社会严格遵循“节能降耗”原则,推行清洁生产,努力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和管理,从各个方面防止污染和风险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从项目生产工艺、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对周边环境现状影响较小。项目所在地敏感目标少,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排放的各类污染物,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因此该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布局。在加强管理,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措施,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

7.1 运营模式选择

7.1.1 工程特点

拟建项目为改扩建工程,该工程建设对于完善红寺堡区西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红寺堡区乡村振兴建设进程,方便红寺堡区西部区域交流及对外连通,推动红寺堡区高质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拟建项目主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线长 9.418km;玺赞枸杞支线,四级公路,本次设计只进行沥青罩面,路线长 2.046km。主要建设为:路基、路面、交叉、交通工程、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等工作。

7.1.2 运营模式

拟建项目为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单位为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其下设职能机构有综合办公室、项目工程管理办公室交通运输管理办公室、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及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

本项目建成运营主要为自主运营管理,其中与国道 344 共线段由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吴忠分中心统一管理。

7.2运营组织方案

7.2.1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按照路段划分为责任范围,路段管理人员在路长的领导下,对责任路段的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和路域环境整治实施全面综合管理。同时加强日常巡查,每年组织开展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实现路段日常养护常态化、应急养护及时化、综合执法规范化。

7.2.2管理、治理体系优化措施

借鉴有利于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起高效运行、科学决策的组织机构,切实提升运营管理对产业链跃升的引导力、关键技术的创新力、市场品牌的竞争力、国有资产的增值力和经济政治的保障力。

项目在合规管理、治理体系优化主要表现在明晰治理主体的权利边界,到搭建高效运行的组织管理架构,再到优化组织管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形成“出资者放心、运营者尽心、使用者舒心”的良好运行状态,适应科技大变革下市场需求新特征和生产力发展新要求。

构建权责对等的治理体系结构和机制。权责利高度统一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理顺产权关系,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和机制是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方向。一是从法人财产权的高度落实党组织有效参与治理体系的机制;二是加强决策、监督机制的有效发挥。完善议事规则,建立决策事项跟踪落实机制,拓宽外部监督,加强监督制度,强化监督成果运用;三是保障运营机构依法行权履职的机制,明确授权范围、管理机制、权限条件等内容。建立规范、科学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形成外部聘用、岗位轮换、内部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来源格局和竞争格局,保障运营机构的人才梯队。

搭建高效运行的组织管理架构。高效的组织管理架构能在治理结构和机制的大框架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有效管理和经营决策执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以先进的治理理念指导治理体系的结构安排和机制设计,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治理手段促进信息的集中和交互,完善监督制衡机制,提升领导决,策能力,加强风险防范水平,提高组织运行和资源协同效率。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治理的本质特征,构建科学管理的体系,需要现代化的治理理念作为支撑。

现代化的治理手段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传输、处理技术和管理系统,提高治理的效能。一是实现智能化决策管控。运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构建企业“数字大脑”,采集、统计、关联、分析各级各类运营数据,运用可视化工具和移动化终端,及时准确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运营状况,为全面、精准、智慧管理服务,支撑高效运行和经营决策分析。二是促进最大化资源共享。构建贯穿财务、人力、项目、其他单位资源的共性应用系统,实现项目与数据的紧密融合,形成对一线项目单元的快速响应,满足以人民为中心的持续创新需求,最大化资源整合能力。三是助推扁平化流程体系。基于网络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通各种沟通方式,构建集中式沟通平台,打造高效规范的工作流程体系,实现流程管控的在线化、移动化、可视化、即时化,打破流程冗长、低效的弊端。四是有效发挥监督制衡机制。借助管理系统、业务系统等,促进治理体系运行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和透明化。通过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信息,全面反映治理主体依法履职情况,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和权利制衡,防范重大风险。

7.3.安全保障方案

7.3.1运营管理中的危险因素

本项目为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设计速度 40km/h , 路基宽度一般路段为 8.5m。本项目在运营管理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危险识别是危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分析不确定性、确定危险事件、编制危险识别报告等工作。常用的方法有核查表法、分解分析法、图解法、“潜在损失一览表”法、SWOT 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或将其组合使用。

由于公路项目运营危险具有特殊性,危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危险管理历史资料相当匮乏。所以,在进行公路项目运营风险识别时,应在广泛收集历史资料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从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寻求相互独立的关键危险

因素(或主要危险因素),进而将公路项目运营风险这一多变量复杂系统简化成几类可解释的危险变量。

1、自然因素

自然危险因素主要指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即由自然原因而引起的对公路项目运营造成非常性破坏的自然事件,如地震、洪水、冰冻、泥石流、沙尘暴等,以及恶劣天气,如雾、雨、雪等。自然界的不可抗力,通常都是突发性的,其影响也比较严重。除部分如恶劣天气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报外,一般都不能完全准确预测,因而也不能完全预防其破坏性影响,故严格来说并不算运营风险管理的失误。

在众多的自然风险因素中,恶劣天气是最常见的影响公路通行速度及人们出行愿望的因素。恶劣的天气常常导致通过公路的行车缓慢,使公路服务水平降低。同时,恶劣天气通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有统计资料表明,灾害性天气的事故数是晴好天气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且多为重大和恶性事故。这主要是由于道路交通对气象条件具有高度敏感性而造成的。

由于不可抗力导致的公路项目运营效益损失不容忽视。由于不可抗力,势必会造成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及公路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造成基础设施维修及养护成本增加。作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各类天气条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公路项目运营危险识别中应充分了解自然因素对公路项目运营的不利影响及影响程度,以提高危险识别与预警能力,实施有效危险控制措施,确保公路运营安全。

2、行为因素

公路项目运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多个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管养单位、路政及使用者等。这些主体都有各自的职责及利益取向,其行为结果会直接影响公路项目的正常运营。如政府政策倾向直接影响公路运营的经济环境;项目运营主管部门不严密的管理行为、不合理的决策行为及随意的操作行为等,都会直接导致公路项目运营的损失。使用者车辆超限超载会严重损害路面,导致路产损失等。由此可见,公路项目运营参与主体的行为也是影响公路项目运营的危险因素。

7.3.2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

一个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单位,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是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和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有关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必须在自己的业务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职工必须遵守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不违章作业,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防范措施。

7.3.3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是以保证安全生产为目标,运用安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通过设置管理机构,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建立灵敏的安全信息反馈系统,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活动,把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安全 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促进和制约的安全管理的有机整体。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确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的措施。

2、建立以行政一把手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组织保证体系。

3、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

4、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贯彻落实。

5、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管理。

6、建立高效灵敏的安全信息反馈系统。

7、开展群众性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以及班组安全管理活动。

8、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档案,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第八章 项目招投标管理

8.1招投标依据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4号)、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9号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和20183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必须投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自201861日实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03号)自201982日起施行;《必须投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令第1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必须投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和《必须做好招投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范围规定》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法规(2020770号)。

对依法必须进行投标项目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人应当根据交通运输部制定的标准文本,结合投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施需要、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投标文件。

投标人应当根据投标项目的具体特点以及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在投标文件中合理设定标准和方法。评标保准和方法中不得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不得妨碍或者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禁止采用抽签、摇号等博彩性方式直接确定中标候选人。

拟使用的专家库情况: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评标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

评标专家由招标人从评标专家库内的相关专家名单中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特殊招标项目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评标专家库由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建。

8.2招标范围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拟建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招标范围为全部招标。

8.3招标方式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第九条、第十一条的规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

拟建项目为三级公路项目,全线不涉及国家安全机密,宁夏回族自治区具备满足拟建项目建设各方面需要,因此,应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

设计阶段的招标:

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采用公开招标。建设阶段的招标:

项目的监理、施工、设备和材料采购采用公开招标。

8.4设计、施工招投标方案

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增加了招标内容、核准招标事项及招标方案等内容,见下表。:

招标基本情况表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不采用招

标方式

备注

全部招标

部分招标

自行招标

委托招标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勘察设计






施工






监理






材料设备

采购






建设单位盖章年 月 日

审批部门核准意见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不采用招

标方式

备注

全部招标

部分招标

自行招标

委托招标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勘察设计






施工






监理






材料设备

采购






审批部门核准意见说明

审批部门盖章

年月

第九章 效益分析

9.1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绩效评价

9.1.1 土地利用

1、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

红寺堡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和宁夏 “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而实施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1998 年开发建设,2009 年设立市辖区。行政区域面积 2767 平方公里,辖 2 3 1 街道 64 个行政村 8 个城镇社区。累计开发耕地 70 余万亩,搬迁安置移民 23.5 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扬黄扶贫集中安置区。2022 年末,红寺堡区常住人口为 20.18万人,城镇人口 8.25 万人,乡村人口 11.93 万人,城镇化率 40.88%。人均土地占有量为 137.12 平方公里/万人。

2、建设方案占用土地、主要拆迁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

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9.418km,占地共计 182.511 亩,其中其他草地48.944 亩,水浇地 2.396 亩,林地 29.65 亩,园地 0.915 亩,旧路用地 100.606亩,拟建项目无拆迁建筑物。

3、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用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较小,通过土地利用布局调整,能够解决指标的平衡问题,项目建设合理可行。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使当地人民的收入在项目建成后有较大的提高。会使原有的交通问题得到缓解,使交通更畅通。

建设项目拟占用的土地,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的土地开发整体规划的有关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

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占地规模合理,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

4 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符合性。

根据计算,本项目路基工程用地占地为 1.2919hm²/kmII 类地形区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路基宽度 8.5 米对应指标为 2.4084 hm²/km,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通过对上述总体用地指标计算,本项目为双车道三级公路,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表占地总数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体现了节约用地原则。

9.1.2 工程环境

拟建项目的建设会对生物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工程项目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生态系统。第一条途径是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非污染破坏,使环境发生物理变化从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第二条途径是由于运营车辆排放的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进入生物体产生危害。公路建设项目存在建设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的环境影响。

重视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和改善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由于拟建项目沿线居民住房及旱地分布较多,为了减缓工程建设对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直至整个施工阶段和运营期,分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改善工程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体来讲,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对沿线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会降低到一定限度内。

9.1.3 节能评价

公路运输是五大运输方式中最为方便简捷的运输方式,不仅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方面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燃油大量消耗所产生的废气,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考虑节省能源和环境保护。在区域交通运输中,应从降低运输成本和油料消耗出发,尽可能选择运输距离短、道路交通运输条件好的路网从事运营。

拟建项目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经调查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和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平整度较差,严重阻碍了来往车辆的通行。原有道路如果继续运营,将会影响行车质量,车辆经过时行车速度和舒适性能降低,燃油大量消耗,同时增加碳排量,所产生的废气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拟建项目的实施将使区域交通环境得以改善,使道路的服务水平和通畅性得以提升,从而提高汽车的平均运行时速,节约燃油消耗,降低碳排量,降低运输成本,满足沿线的交通需求。

9.1.4 社会评价

社会影响分析旨在分析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在内容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从国家、地区、社区三个层面展开,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地区基础设施、城市化进程、居民收入和就业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对所在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都将起到积极作用。项目的建成与投入运营,将形成公路沿线经济带,带动沿线新型农业、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而新产业的出现,会使公路邻近地区土地利用价值大幅增值,地区的经济将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沿线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项目的实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负面社会影响,如自然环境、空气及噪音污染等公共健康方面的不利影响等。

1)正面的社会影响分析

促进社会进步

项目的实施不仅带动区域地方经济大力发展,还将提升红寺堡区农村公路网质量,加快综合运输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善该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加快规模经济的形成。

增加就业需求

项目的建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包括公路本身的服务岗位及其所连带的社会服务等),增加就业需求,解决农村务工人员的就业压力,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创造条件。

提高路网效用

项目的建设,将提高红寺堡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对于红寺堡区农村公路网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整个路网格局的优化作用非常明显,使沿线的交通流向更加明确,交通组织更为流畅。较高的通行能力对于路网功能的发挥和路网效用的体现更加直接有效。

促进技术进步

项目的实施,必然会贯彻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和理念,为本地区其他项目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经验传递。而且随着拟建项目的投入和运营,使本地区的投资吸引力大为提升,很多行业的介入和外来企业的进驻将促进本地区在技术方面的进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本项目项目的实施,对红寺堡区经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对红寺堡区的工农业发展、工业、土地价值转换、商品流通、交易市场的形成、城乡贸易的繁荣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沿线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负面的社会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间,将有大量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在项目沿线工作生活,将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由于项目建设期将产生大量施工和生活垃圾,对当地的卫生和环境状况有不利影响。

3)互适性分析

互适性分析主要是分析预测项目的建设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的程度,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当地政府对项目的态度

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显著的,它不仅能拉动沿线地区近期 GDP的增长,而且对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对拟建项目的建设抱有极高的热情,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项目沿线当地政府认为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改善沿线地区交通环境,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给当地的工业运输带来极大的方便,项目实施还有利于促进工业的发展,项目当地政府保证坚决支持拟建项目的建设。

工业、农业企业认为项目建设将极大改善道路现状,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满足工农业运输需要,同时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也是各工业、农业企业的迫切需要,持积极支持态度。

项目建设时期需要大量劳动力,沿线地区的居民可以通过参与工程建设来增加收入,对项目的建设表示迫切希望。

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对各利益群体总体上产生的利益要远大于不利,各利益群体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和发展,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实施持积极支持和配合的态度。

4)社会风险分析

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以确定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引发的矛盾,研究风险形成机理是风险的主要内容。项目的持续时间短、实施影响面较小,但也要注意容易引起较大矛盾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工程建设期间对沿线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针对以上社会风险提出如下措施:

尽量利用现有路基、路面和走廊带,尽量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或条件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应尽量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运输设备,并吸收当地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劳动力参加施工。

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本项目作为服务性基础行业,它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因此确保公路的安全、快捷、舒适、通畅,为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以获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是拟建项目营运管理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充分挖掘拟建项目公路潜能,以人为本,加强公路营运管理工作力度,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5)社会评价结论

根据上述的分析,得出拟建项目社会评价的主要结论如下:

从社会调查与项目互适性分析中发现,政府部门对项目的态度是大力支持,项目沿线绝大部分居民也对拟建项目持友好、欢迎和支持态度。项目所可能遇到的社会风险,可以通过前期的准备预防措施将风险化解或消除,保证项目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

项目可能遇到的社会风险,可以通过前期的准备预防措施将风险化解或消除,保证项目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的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并产生空气及噪音污染等问题。项目在方案设计、环评报告及建设、运营过程中,将采取积极措施,力争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本项目的建设社会效益显著,社会风险低,项目的规划得到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既定目标的实现是有保障的。综合考虑,从社会评价的角度,项目的建设是利远远大于弊的,因此,拟建项目的实施从社会环境学的角度分析是积极可行的,应加快实施步伐。

9.2综合评价

工程项目建设对沿线各区域的环境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减缓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拟建项目必须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直至整个施工阶段和公路运营期,分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改善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项目建成后,能够节约燃油消耗,降低碳排量,满足沿线的交通需求。同时公路建设会对地方经济产生带动作用,会使人口的结构及需求发生改变。随着人口数量及人员结构的变化,居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促进影响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扩大区域内经济布局及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能带动信息、物资及人员的流动,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以上评价分析,项目是可行的。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0.1编制依据

1、交通运输部 JTG383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2、交通运输部 JTG3821-2018《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3、交通运输部 JTG/T3831-2018《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4、交通运输部 JTG/T3832-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5、交通运输部 JTG/T3833-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8】86 号公告,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的公告。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9】26 号公告,交通运输部关于调整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3820-2018)和《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3830-2018)中“税金”有关规定的公告。

8、宁交办发【2019】165 号宁夏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9、宁政归发(2020)8 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及吴政发(2022)51 号—《吴忠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的通知》。

10、宁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站宁公价管(2016)16 号文《宁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站关于发布宁夏公路汽车普通货物运输价格及装卸费(运输价格及装卸费不含增值税)的通知》。

11、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工程数量表。

10.2工程概况

投资估算根据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的技术标准及工程方案进行编制,拟建项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 9.418km,按改建三级公路项目编制估算,建设工期 1 年。

10.3编制说明

(一)直接费

1、人工费: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实施细则(试行)》,人工工资按 104.5 /工日计取(含机械工)。

2、材料费:外购材料按《宁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2024 1 期公布的价格,加计过路()费、材料运杂费、装卸费、采购及保管费。

地方材料价格采用地方交通局提供的价格。

材料运杂费:5 公里以下的运输按定额计算运费及装卸费,5 公里及以上运输按《宁夏回族自治区汽车货物运价计算办法》分长、短途(26 公里以下为短途)计算。

长、短途运输运价根据 2016 年宁夏公路造价管理站发布《宁夏普通货物汽车运输价格及装卸费的通知》计算。

3、机械使用费:按《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3833-2018 进行计算,车船使用税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车船使用税标准计算,不变费用调整系数 1.0

(二)措施费

1、冬季、雨季及夜间施工增加费:根据“全国冬季施工气温区划分表”,项目全线属冬二-II 区;根据“全国雨季施工雨量区及雨季区划分表”,拟建项目雨季施工增加费不计;夜间施工增加费按编制办法规定费率计。

2、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根据编制办法规定,拟建项目不计高原施工增加费、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沿海地区施工增加费。

3、行车干扰施工增加费、施工辅助费:按编制办法规定计取。

4、工地转移费:按红寺堡区市至施工场地计工地转移费。

(三)企业管理费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编制办法》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实施细则(试行)》,基本费用、职工探亲路费、职工取暖补贴及财务费用按编制办法规定计取,主副食运费补贴按综合里程 5km 计算。

(四)规费

根据宁交办发【2019】165 号文,规费按 36.2%计列,其中养老保险费 16%,失业保险费 0.5%,医疗保险费 8.7%,住房公积金 8.5%,工伤保险费 2.5%

(五)利润、税金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编制办法》利润按定额直接费及措施费、企业管理费之和的 7.42%计算。税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8】26 号公告按 9%计算。

(六)专项费用

1、施工场地建设费以施工场地计费基数以累进方法计算,施工场地计费基数为定额建筑安装费工程减去专项费用。

2、安全生产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乘以安全生产费费率计算,费率按 1.5%计取。

(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建设项目管理费建设单位(业主)管理费、建设项目信息化费、工程监理费、设计文件审查费按《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编制办法》规定,以定额建筑安装费工程费为基数,按规定费率计算。

2、研究试验费不计。

3、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此项费用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以及相应的勘察、设计所需费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勘察费、设计费、概预算编制及调整概预算编制的费用;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及招标标底文件编制费。按《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编制办法》规定以定额建筑安装费工程费为基数,按规定费率计算。

4、专项评价(估)费结合项目情况计列相关费用。

5、联合试运转费不计。

6、生产准备费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计取办公和生活用家具购置费。

7、工程保险费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估算编制办法》规定,以建筑安装工程费为基数,按 0.4%费率计算。

8、工程保通费计取施工期间保通便道管理费。

9、基本预备费按以第一、二、三部分费用之和为基数的 5%计列,价差预备费不计。

10.4 估算金额

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造价 4626.6004 万元,建安费 3729.6610 万元。投资估算见下表:

资估算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估算金额

(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各项费用占比%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

公路公里

9.418

3729.6610

396.0141

80.61

临时工程

公路公里

9.418

182.6062

19.3891

3.95

路基工程

km

9.418

810.1096

86.0171

17.51

路面工程

km

9.418

1036.6712

119.1266

22.28

桥梁涵洞工程

km

0.158

792.2928

5014.5117

17.12

交叉工程

18

178.8160

9.9342

3.8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公路公里

9.418

168.2341

17.8630

3.64

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

公路公里

9.418

384.9029

40.8689

8.32

其他工程

公路公里

9.418

115.3784

12.2508

2.49

专项费用


66.6497


1.44

第二部分 土地及拆迁补偿费

公路公里

9.418

282.6611

30.0129

6.11

土地使用费

95.884

204.5741

2.1336

4.42

拆迁补偿费

公路公里

9.418

78.0870

8.2913

1.69

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

公路公里

9.418

393.9640

41.8310

8.52

建设项目管理费

公路公里

9.418

212.3606

22.5484

4.59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

公路公里

9.418

94.7728

10.0629

2.05

专项评价(估)

公路公里

9.418

65.0000

6.9017

1.40

生产准备费

公路公里

9.418

1.9119

0.2030

0.04

工程保通费

公路公里

9.418

5.0000

0.5309

0.11

工程保险费

公路公里

9.418

14.9186

1.5841

0.32

第四部分 预备费

公路公里

9.418

220.3143

23.3929

4.76

基本预备费


220.3143


4.76

第一至四部分合计

公路公里

9.418

4626.6004

491.2508

100.00

10.5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交通运输厅补助资金及地方自筹解决。项目计划工期 1 年,在这 1 年将资金全部投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