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红寺堡区教育局在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中职教育阶段组建9个教育共同体、教研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形成了基于“三维九纵”的“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学科大教研工作体系,解决了教研工作无法以常态形式发生在一线课堂、乡村和薄弱学校无法享受名优骨干教师资源等问题。创建43个名师骨干人才工作室,以主持人为首席教师,核心成员为基本力量,纳入同学科三级骨干教师,形成辐射本学科全体教师的线上线下教研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局面,通过创新学科教研工作模式,将工作室打造成集教学、教研和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学科教研组织,围绕“互联网+教学”路径,推进创新素养教学向纵深发展。
为确保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正常、有效开展,红寺堡区依据各学科工作室工作量大小和服务教师数量,为第一层次学科工作室(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及义务教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科目)拨付基础经费3万元;为第二层次学科工作室(高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初中学段学科物理、化学、政治学科)拨付基础经费2万元;为第三层次的学科工作室(各学段其余学科)拨付基础经费1.5万元。依据工作室基础工作完成情况、示范引领效果、作用发挥程度、工作实绩大小和学科内教师专业发展业绩等要素设置一定比例的奖励经费.
2019年寒假期间,红寺堡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校长学术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和“名师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两个专项培训班,分别在北京、广州和深圳举办了为期7天的研修访学活动,培训研修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各名师工作室陆续召开工作室启动会,积极做好动员工作。下一步,红寺堡区教研工作将以课堂教学为圆心,让学科大教研围课堂教学全面开花;以名优骨干教师引领为主,全面实施青年教师青蓝工程;以互联网+教学为依托,全面开展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以创新素养教学为支点,撬动学科教学走向深度,促进红寺堡区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