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4月18日,红寺堡区召开“互联网+教育”观摩交流会,来自全区教育系统教育工作者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红寺堡区政府相关领导致欢迎辞,热烈欢迎全区各市县领导专家出席活动;中国移动宁夏公司吴忠分公司总经理现场分享了近年来与吴忠市教育系统广泛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红寺堡区教育局就红寺堡区“互联网+教育”工作概况进行了介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宁夏有限公司相关同志介绍了“互联网+教育”专网项目。
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二小学与成都西芯小学的智慧课堂。该活动借助互联网,以数学学科为例,组织教学活动,并借助AI人工智能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实现跨地域的评课议课教研活动。观摩结束后,全体人员分别前往红寺堡区第二中学、第三中学进行本地双师课堂观摩。
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红寺堡区“互联网+教育”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了红寺堡区“互联网+教育“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在自治区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在红寺堡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红寺堡区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工作。
一是建组织,保投入。红寺堡区政府成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红寺堡区“互联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吴忠市红寺堡区“互联网+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互联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组建了“互联网+教育”工作团队,成立了43个名师骨干工作室。区政府安排2000万元,规模在200-1000人的学校每年安排10%的公用经费,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年安排20%的公用经费,专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是建网络,打基础。移动公司投资建设了红寺堡万兆教育专网、千兆光纤校园网和无线校园网,实现职业学校互联网接入带宽不低于1000M, 中学不低于500M,直属小学、中心小学、400人以上农村小学不低于300M,其它小学(包括教学点)、城区幼儿园、乡镇幼儿园不低于200M,农村幼儿园不低于100M。
三是配设备,优环境。充分利用“改薄”、信息化示范校、在线课堂等项目,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2018年以来,争取教育厅和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为职业学校、第一中学分校、第四小学等学校配齐了网络、教学、办公和实训设备;为太阳山李敬中小学等30所学校采购触摸一体机182套,建设在线智慧课堂6间;2019年计划为52所学校建设60套在线互动课堂,建设10间智慧教室。
四是强培训,提能力。大力开展以理念更新为主的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10月,遴选65名校长、信息化专干、骨干教师进行“互联网+教育”专项培训,2019年3月,开展了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信息化专干、村小校长等300人的“互联网+教育”专项培训。各学校开展以实用操作、模块应用为主的“互联网+教育”校本培训,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教师数字资源和智能软件的应用能力。同时,组织分批开展了信息技术兼职教师培训。充分发挥红寺堡区“互联网+教育”工作团队、名师骨干工作室的优势,指导学校开展信息化应用工作。
五是抓应用,促共享。一是全力推进宁夏教育云等数字教育资源在常态课上的使用。2018年在常态课上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开展教学的教师达到50%,2019年将达到70%。二是大力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目前教师空间开通率为100%,学生(家长)空间开通率达到95%。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等活动,2018年共组织信息化竞赛活动4交,获奖150余人次。四是进一步规范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今年试点开展小学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工作。五是依托名师骨干工作室大力开展观摩交流活动,目前开展“互联网+教育”各类活动30余次,有力的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六是制定了《红寺堡区“互联网+教育”考核细则》,与各学校签订了《红寺堡区“互联网+教育”目标责任书》,把“互联网+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考核重要内容予以专项考核,每年开展一次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评选活动。
红寺堡区计划通过3-5年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中小学在线互动课堂全覆盖;中小学智慧教室全覆盖;数字化校园全覆盖;全体教师在常态课上普遍使用宁夏教育云等数字教育资源;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全面建成,基本形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学习环境;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融合;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努力打造“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