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热情。10月14日,大河乡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永远跟党走”红色观影活动,集中观看红色电影《长津湖》,重温红色岁月,共缅革命烈士,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干部群众凝聚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邦已定,百废待兴。距离我们仅有一江之隔的朝鲜却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家面临分割,主权面临沦丧,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打到鸭绿江,我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遭受到了敌人的蓄意破坏。危急关头,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彭德怀元帅带着“抗美援朝”的使命奔赴前线。如同影片《长津湖》讲述的那样,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历经两年零9个月,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观影结束后,大家都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真情实感。
马秀琴:很久没有过这样发至灵魂深处的震撼了!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讲述的长津湖战役一直以来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的志愿军,在后勤保障不足、战斗装备远远不如美军的情况下,全歼号称“北极熊团”的美军王牌军团第7师第31团。他们依托的是无比坚强的钢铁意志和保家卫国的信念!这样的战士,这样的军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先烈们的这种攻坚克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董晓红: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我们要把“珍爱和平”刻印在骨血里,付诸实践中,不负和平二字之珍重!
高飞:看完《长津湖》这部影片,感触颇深。影片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史实。志愿军战士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天气中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战争中去,志愿军吃个土豆都要用腋窝暖化之后一层层地硬啃,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面对枪林弹雨,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向前冲,不后退”!这支军队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在酷寒的冬天,迸发了一场闪耀整个世界的战斗。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一旦怀抱信仰,相信未来,就会无所畏惧,创造奇迹。
左英怡: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也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世世代代中国人血脉里流淌的勇敢与奉献。他们不为了当英雄而当英雄,不为了胜利而胜利。他们的鲜血洒在战场上,无畏的精神永远凝聚在国人心中。这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来打.....就算只剩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我们现在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马明月:一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看完了,电影当中的画面仍历历在目,每个人物的神情在脑海中仍经久不去,不由地去想:吾辈当重温历史,当铭记历史,当感恩先烈,当自强不息。电影结束以后我又上网查询了解了抗美援朝战“疫”中的长津湖之战,原来电影当中并没有运用夸张的拍摄手法。血战长津湖,真实还原了历史上的冰雕连,信念支撑着125名志愿军在风雪中依然手持枪杆,他们宁可冻死也决不撤出阵地。真实的战争比电影当中的要残忍更多,中国志愿军要比电影当中的英勇更多。直至看完,最感人的一句话就是“这场仗我们不打,就要我们的下一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