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寺堡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报告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情况
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截至目前,调查登记58个村39392户,面积550913亩;符合政策规定予以确权的57个村27760户,占总户数的70%;确权面积369161亩,占调查面积的67%;无户籍和不符合政策规定暂缓确权的11632户181752亩;签订合同57个村25893户,占计划签订数的93%;发放确权证书55个村25573户,占计划发放数的92%。
二、主要做法
我们按照国家、自治区、吴忠市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经自治区确权办批复,对红寺堡区移民分配的国有土地参照集体土地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组织机构。按照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及时成立了以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财政、监察、审计、公安、国土、农牧、林业、水务、交通、妇联、移民、信访、档案馆和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和科学技术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全面负责土地确权工作。各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土地确权的各项工作,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长为本辖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并把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纳入各乡镇目标管理考核,确保了土地确权任务的顺利开展。
2.制定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先后制定了《红寺堡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红寺堡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和《红寺堡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区推进工作方案》及《红寺堡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同时出台了《红寺堡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和《红寺堡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两个政策性文件,共涉及34条规定。
3.查找工作依据。针对我区在当初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土地遗留问题多,私自开荒、转让等现象严重,矛盾纠纷极为突出等问题,加之我区未进行二轮土地承包,根据国家政策“本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二轮承包延续”规定,为便于开展工作,我们及时分赴山区7县移民扶贫办,收集复印各县原指挥部移民分配土地花名册49本,涉及3万多户,36万多亩耕地。
4.公开招标。按照工作方案及参照其他县市招标情况,我们于2014年7月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公开招标了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中标价为709.2万元,亩均单价为11.82元,同时与该公司签订了《数据资料保密协议》。同时该公司于2016年7月22日公开中标我区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项目,中标价为87.95万元。
5.经费保障。共接收到各级下拨的经费1167.9万元,其中中央315.9万元,自治区782万元,红寺堡区70万元。目前以拨付868.14万元,其中广州南方测绘公司650万元,乡镇41万元,采购材料(桌椅14套,电脑12台、打印机8台、经营权证书5万本)50万元,剩余299.76万元(其中档案数字化加工未支付,十二五生态移民村和绿科村因条件不成熟,还未开展确权工作)按工作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期支付。
(二)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宣传发动。先后召开土地确权工作各种会议90多场次,对区、乡、村三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累计培训工作人员486人次,出动宣传车辆126多场次,累计发放资料9万多份,悬挂横幅近300条,下发简报、专报、微信通报360多期。
2.入户调查。在区确权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和技术指标,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进村入户收集基础资料(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共收集3.9万户各类复印件23.4万份。
3.外业核查。主要以国土部门最新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原“1236”指挥部土地分配台账等档案资料,对村组土地承包关系、地块数、面积、空间位置进行逐个清查量化,共清查土地面积55.09万亩20多万块。
4.实地确认。对影像图勾画面积不准的地块,由乡村组干部、入户登记员、专业测绘人员、户主等根据工作底图,针对村组土地承包关系、农户承包面积、地块、空间位置进行实地指界确认。同时制定承包地块分布工作底图和农户宗地图4200多张。
5.公示纠错。由入户登记员负责对专业测绘人员提供的农户承包信息表、工作底图、宗地图进行公示,并逐户上门与农户进行核对,对农户提出异议,及时进行修正改错,签字确认后再进行公示。
6.合同签订。为切实保护农户合法权益,避免合同签订“后遗症”的出现,我们组织了区乡村三级工作人员,现场核对户籍信息、现场采集照片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
7.建立土地登记簿和证书打印发放。我们根据各乡(镇)上报的登记资料,建立了格式统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目前共建立登记簿2.36万份;打印证书55个村26230本。
8.检查指导。自我区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关怀。一是自治区土地确权办领导非常重视我区土地确权工作,多次到我区进行检查指导工作,现场解决存在问题。二是我区政府领导及确权办工作人员按照周通报、月例会、季推进的工作法进行定期研究部署,共召开各类促进会近200场次。三是测绘技术公司(南方测绘公司)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农牧部门提供的1:2000的影像图,对各乡镇、村进行技术指导700多场次。
9.建立矛盾纠纷登记册。针对调查登记存在的问题,层层梳理,确权办联合乡村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由土地确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对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以村为单位建立矛盾纠纷登记册58本。同时区政府分管确权工作领导及区确权办工作人员经常深入乡村一线检查指导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现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处理各类土地矛盾纠纷600多起。
10.建立微信群。为加强上下联系,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我们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将所有参与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领导、工作人员拉入微信圈,把当天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通过微信平台当天反馈到各乡镇,目前共发微信通报290多期。
11.注重保障妇女权益。我区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通过全程参与、跟踪服务等举措,做到了“登有其名、证上有名、名下有权”,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权益。
12.切实做好保密和档案整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及时和涉及单位签订保密协议。加强土地承包档案整理,分别按照整理归档要求进行分级整理。在档案整理过程中档案馆专门配备2名技术人员配合档案整理工作。因我区档案馆正在建设,我们专门设立档案室,制作临时性档案架子20个,对档案进行分级分类存放。目前档案整理已完成50个村,档案数字化加工5个村。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我区在开发区建设初期,移民均有观望态度,造成“空挂户”、双重户较多,甚至有一户多村有户口等情况,目前无本村户籍和不符合政策规定暂缓确权的1.1万户18万亩土地。
意见建议:公安局部门协调处理“空挂户”、“双重户”现象,解决1.1万户农户的户籍问题,待户籍迁入本村后予以确权登记。
2、我区农户举家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至今有个别农户还未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导致无法颁证。
建议:各行政村尽快联系农户,完成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工作。
3.红寺堡镇光彩村光彩组、梨花村、兴旺村群众对土地确权意见大,上访频繁,村级换届选举结束后重新修改确权数据,签订承包合同,工作相对滞后;太阳山镇红星村红古窑组,矛盾纠纷多,群众上访频繁,乡镇要求暂缓确权;新庄集乡沙草墩村新一支组,在签订承包合同过程中,群众意见大,签订工作停止,到现在还未完成合同签订工作。
建议:各乡镇督促行政村尽快完成土地确权工作,不能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同时农牧部门要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4.新庄集乡新集村、红川村移民定居率低,计划搬迁2950户,目前居住800多户;大河乡龙源村自发移民无本村户口,土地未分配到户;红寺堡镇绿科村、和兴村无行政代码,且多数无本村户口;太阳山镇买河村李家组和新庄集乡沙草墩村西一支组未移交,新庄集乡白墩村七支组不属于原指挥部分配土地,上述7个村2个组不具备确权条件,暂缓确权。
建议:各乡镇督促行政村完善相关手续,待条件成熟后予以确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