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资金是中央财政实行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资金,根据财政厅《关于报送直达资金工作总结的通知》,现将我区直达资金落实情况公开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0年红寺堡区共收到直达资金37094万元,截至12月30日,财政已分配37094万元,分配率为100%;各单位支付直达资金32079万元,支付率为86.5%。其中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资金2200万元,支付1719万元,支付率78.2%;正常转移支付资金11354万元,支付11319万元,支付率99.7%;特殊转移支付资金10583万元,支付10515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8803万元,已全部支付完毕;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2957万元,支付8526万元,支付率65.8%。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明责任,确保资金早支付。一是强化业务单位与财政之间的协调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对于当前直达资金支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解决,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二是在资金形成支出后1-3个工作日内将支出信息导入监控系统,加强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
2.建台账,确保资金可追溯。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建立实名台账,反映直达资金的下达、分配、使用和监督,以确保每笔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
3.依托系统,确保资金可监控。规范直达资金系统数据导入,确保直达资金各项要素与支付系统相关联,及时准确推进指标系统、支付系统和监控系统的对接,确保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及时准确反映直达资金运行情况。二是定期与各部门对接直达资金支付进度,确保资金精准落实到位,账实相符。
(二)直达资金取得的成效
1. 强化兜底保障,筑牢 “三保”底线。收到特殊转移支付、均衡性转移支付等直达资金1771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增强“三保”能力,兜牢“三保”底线,就业创业扶持等政策得到落实,切实兜牢了民生底线。
2.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逐渐完善。我区安排抗疫特别国债资金3000万元用于人民医院传染病防治提升能力建设项目。疫情发生以来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成为了我区急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由于我区工业基础薄弱,地方收入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地方自有资金无力支撑投资较大的项目,中央下达的直达资金有效完善了我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了我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我区安排抗疫特别国债资金3693万元用于红寺堡镇同源村、弘德村污水管网和环境整治工程,提升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巩固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存在的问题
个别项目进度缓慢。一是债券直达资金支付缓慢。2020年我区共收到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直达资金2200万元,截至年底已支付1719万元,支付率为78.14%。主要是由于红寺堡区第五中学主体建设及附属工程建设和第六小学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均为新建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需要一定时间,不能及时形成支出,导致直达资金无法及时支付;二是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支付缓慢。我区共收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2957万元,已支付8525万元,支付率为65.79%。其中红寺堡区人民医院传染病防治提升能力建设项目分配资金3000万元,支付资金1101万元支付率仅为36.7%;红寺堡镇同源村、弘德村污水管网和环境整治工程3693万元,支付资金1160万元,支付率仅为31.4%。这两个项目均为新建项目,报送审批周期长不能形成实物工作量,导致直达资金无法及时支出。
四、2021年工作安排
(一)完善资金基础管理
依托直达资金动态监控系统,重点做好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管理,按照要求规范直达资金标识、项目名称等信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资金台账。
(二)加强资金常态化监管
贯彻执行财政厅对直达资金监控和管理的有关要求,依托直达资金监控平台,建立直达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压实财政监管职责,指派专人密切跟踪预算单位直达资金使用情况,做好定期督查通报,加强事前预警能力和针对措施,确保全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快资金支付进度
一是科学合理安排项目,细化直达资金使用项目,加强与项目单位的实时沟通,督促项目实施进度,避免因项目进度等原因拖慢支付进度。严格按照财政厅对直达资金管理和使用的要求,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本年度资金,加快直达资金支付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