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义务教育 > 政策文件
索引号
640303004/2018-87157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教育局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教育局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9-02
名称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关于开展2018年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的通知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关于开展2018年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学校、直属中小学: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的通知》(宁教办发〔2018〕54号)的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宁夏教育云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提升“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中小学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就组织参加自治区教育厅2018年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项目

(一)“互联网+教育”教学课例评比。

评选优秀课堂教学课例,教学课例必须围绕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利用宁夏教育云提供的教学助手和教学资源来优化教学流程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要具有可推广性、可复制性(评选方案详见附件1)。

(二)“人人通学习空间”融合应用评比。

评选宁夏教育云的学校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参选学生作品如有指导教师(限一名)的请在《优秀“人人通学习空间”融合应用作品推荐表》中予以注明(评选方案详见附件2)。

(三)“智慧校园”应用案例评比。

评选优秀“智慧校园”应用案例,案例必须围绕宁夏教育云平台提供的智慧校园应用,要能充分体现学校在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中的应用创新(评选方案详见附件3)。

二、参赛方式及要求

由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遴选学科专家组成自治区评选活动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负责组织开展评选活动,评选活动在宁夏教育云(网址:http://www.nxeduyun.com/)上进行,所有参赛教师和学生都要在平台上完成参赛报名和作品上传。

三、其他事项

(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本次评选活动,积极推进宁夏教育云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二)各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评选活动,要加大组织宣传力度,确保每位教师都了解并参与此项活动。

(三)参与本次评选活动的所有作品(无论获奖与否),都将在宁夏教育云公开发布,并允许全区教师和学生无偿使用。

四、联系方式

活动期间,相关信息将在宁夏教育云平台、宁夏教育厅门户网站和宁夏教育厅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请及时关注、查询。

联 系 人:王国强

联系邮箱:125646123@qq.com

附件:1.2018年中小学“互联网+教育”教学课例评选

        方案

2.2018年中小学“人人通学习空间”融合应用

        评选方案

      3.2018年中小学“智慧校园”应用案例评选方案

4.2018年中小学“互联网+教育”教学课例推荐表

5.2018年中小学“人人通学习空间”推荐表

6.2018年中小学“智慧校园”应用案例推荐表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

            2018年8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2018年中小学“互联网+教育”教学课例

评选方案

一、参加对象

全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教研人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可参加评选活动。

二、时间安排

教师报名上传作品:2018年08月20日——10月10日

市县报送优秀作品:2018年10月11日——10月20日

组委会评审作品  :2018年10月21日——11月10日

组委会公布结果  :2018年11月11日——11月20日

三、评选组织

(一)评选活动以市、县(区)为单位组织评选,各中心学校、直属学校每校报4件作品。

(二)评选的教师必须实名注册宁夏教育云,由作者本人登录网站并上传参评作品,如因别人代传或实名注册信息错误而造成获奖证书有误者,责任自负。

四、参赛流程

(一)报名参赛:登录宁夏教育云(www.nxeduyun.com),进入“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教育’教学课例评比”入口报名参赛。

(二)上传参赛作品:在活动页面,点击“我要参赛”,填写作品学科、章节等篇目信息和作品名称,点击“下一步”,开始上传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必须包含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五、作品要求及评分标准

(一)作品内容及要求

1.内容要求

每位参赛教师只能上传一个课时的教学课例视频参加评选;课例必须围绕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助手和教育云的教学资源来优化教学流程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要具有可推广性、可复制性。

2.视频要求

教学实录要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学情境;片头要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要有字幕提示;课堂实录时长为30-45分钟,格式为 H.264+AAC 编码的 MP4 文件码率为0.8-2Mb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大小不超过600M。

3.其它要求

参评作品有以下问题者,将取消参评资格: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或学科概念性错误的;涉嫌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的;报送参评信息不全、不符合报送要求的;参评作品为往届获奖作品或其他单位(平台)的获奖作品的。

(二)评分标准

项目

指标内容

分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设计合理,符合学生实际,重难点清晰。

20

教学方法预设恰当,教学助手、媒体运用和资源引入得当。

教学互动设计合理,容量适当,针对性强。

突出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完整,过程流畅,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

45

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

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教学互动有效合理。

教学助手等教学工具、资源运用灵活、流畅。

合理地将优质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结合,能体现“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特点。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

教学效果

达成预期教学目标,教学效率高,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所学科目的知识

25

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良好,有创新且富有成效,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视频质量

录制的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要求。

10


附件2

2018年中小学“人人通学习空间”
融合应用评选方案

一、参加对象

在宁夏教育云上开通了空间的教师、教研员、学生都可参加评选活动。

二、时间安排

教师报名登记时间:2018年08月20日——10月10日

市县报送优秀时间:2018年10月11日——10月20日

组委会评审时间  :2018年10月21日——11月10日

组委会公布结果  :2018年11月11日——11月20日

三、评选组织

(一)评选活动以学校为单位组织进行,各中心学校、直属学校每校参评空间数量为:学校空间1个、教师空间4个、学生空间4个。

(二)评选采取教师、学生和家长在线投票和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最终综合得分确定名次。

四、评选流程

(一)参赛流程参赛单位或个人登录宁夏教育云,在“全区中小学‘人人通学习空间’融合应用评比”作品报送入口报名参赛并登记参赛空间访问地址。

(二)投票流程公众登录宁夏教育云,进入“全区中小学‘人人通学习空间’融合应用评比”对参赛作品投票,一个账号限投一票,整个活动期间仅限投一票。

五、评分标准

(一)学校空间

项目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栏目设置与更新(10分)

栏目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学校特色,是否设置有校本资源类栏目;栏目内容更新是否及时,是否具有体系性。

栏目设置有针对性、合理性、必要性,有特色、有亮点。

5

内容的覆盖度、时效性、规范性、关联性、体系性。

5

特色亮点栏目建设成果
            (15分)

特色栏目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与应用,是否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与支持。

根据学校空间的特色建设形式和实际取得的成果的价值性酌情评分(栏目内容少于5条的,视为未建设,此项不得分)。

15

空间内容质量

(45分)

内容按内在关系进行分类,具有逻辑性。

资源、文章要按一定逻辑原则进行细化分类,未分类的负10分。

基础项

内容原创性。

原创性内容(资源、文章)年增量不得低于200份。在此基数上每增加25份得1分,最高10分。

10

空间内容要有一定的覆盖度,要形成知识体系,内容要完整、有延续性,具有高质量、高价值。

1.根据资源(文章)是否具有系列性、延续性以及延续性资源的价值、多寡酌情评分;中学每一个资源(文章)系列的单项最高分值为6分,小学阶段为10分(比如某中学有4个资源体系,最高得分为,合计不超过30分);

2.贴合教育教学、富有学习价值的资源在某系列资源里占一定比例的,可视为具有延续性酌情评分;

30

空间内容(资源、文章)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性,是否存在个别图片或视频无法显示问题(视具体酌情评分,如影响阅读则视为无效文章每个负1分)。

5

空间建设常态化程度(14分)

从信息发布、资源上传、文章发表、亮点建设等工作的日期间隔度评价空间建设常态化程度。

栏目信息、原创性资源(文章)、亮点栏目的月均发布率。

7

是否及时地通过交流群组、留言板、录制问题解答等方式解决教师、学生、家长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有效问题咨询(留言)的回复质量和及时性。

7

学校师生空间建设情况
            (16分)

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网络空间开通情况;学校教师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教学、网络研修和课后跟踪评价的情况。

学校教师空间开通率低于100%的负10分。

基础项

学校学生的网络空间低于100%的负10分。

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活跃度。

8

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的活跃度,包括备课、教学、网络研修和课后跟踪评价应用的活跃度。

8

(二)教师空间

项目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信息

完整度

个人信息完整度

必须完善个人基本信息,含所在班级、学校等,未完善的负10分。

基础项

个人主页页面优化(10分)

栏目设置

建立课程教学资源、教科研栏目,栏目建设较完整,线路清晰,分类合理,按课程上传了本学期相关教学资料,突出了教师角色、专业特色。(栏目内容低于5条的,视为未建设)

5

布局的合理性与美观程度

根据主要面对的用户群体栏目和常用性栏目优先突出为原则,按栏目设置与布局位置的优化、美观程度评分。

5

相册
            (4分)

分类合理性

三个以上相册。相册的命名具有相关性或主题性,相片内容与相册主题的相关性。

2

内容总量与质量

相片应以反映个人、学生、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为主,其年增量基数不得低于30张(网络图片不予赋分,同一题材的多张图片仅视为一张)。在基数上每增加10张得1分,最高2分。

2

资源、文章内容质量(44分)

资源

分类

逻辑性

资源要按一定逻辑原则进行细化分类,未分类的负5分。

基础项

原创性、覆盖率

资源系统性强,覆盖本学科全学期内容。资源覆盖率不得低于30%,原创性资源年增量基数不得低于20份,满足以上两项条件得5分,否则此项不得分。覆盖率每增加10%且原创资源在基数上每增加3份得1分,最高7分。

12

资源质量

1.根据资源是否具有系列性、延续性以及延续性资源的价值、多寡酌情评分。

2.贴合教育教学、富有学习价值的资源占一定比例的,可视为具有延续性酌情评分。

10

文章

文章

栏目

规划

1.一级栏目面对用户群体规划。

从栏目的排列顺序和文章量突出空间面对用户群的权重主次:学生、老师、家长、领导(工作)、个人、特色栏目。

2.二级栏目规划体现栏目主次和最优程度。

①面对学生:课外咨询答疑与交流、任务(含作业或预习任务)布置与通知、学生作品(成果)展示点评、提升性学习、其他。

②面对家长:反馈、通知、综合沟通交流。

③面对老师:横向沟通交流,优质作品及资源分享。

④面对上级领导:任务工作的提交与工作反馈。

⑤个人:教学工作相关的心得感悟、作品分享、工作记录及其它内容。

4

原创比例

原创性文章年增量基数不得低于20篇。在基数上每增加2份得1分,满分10分。

10

文章质量

1.根据文章是否具有系列性、延续性以及延续性文章的价值、多寡酌情评分。

2.具有多篇较高学习价值的文章占一定比例的,可视为具有延续性酌情评分。

8

建设与应用的常态化(12分)

互动的及时性与主动性

1.根据被动答疑或被咨询类交流的及时性评分。

2.根据与其他用户(老师、学生、家长)的主动访问和评价等互动常态性酌情评分。

3.诸如“嗯、啊、好”等互动视为无意义互动,当无意义互动率超过50%的,该项不得分。

6

资源、文章建设的常态化

从资源、文章等工作的日期间隔度评价建设与应用常态化程度。

6

特色应用(30分)

特色应用成果

鼓励建设特色建设与应用形式。如:

1.空间建设与教学结合。

2.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并有一定成果。

①利用空间进行在线备课、在线教学、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及考试;

②建立了相关教师及授课班级空间联系表,好友数量多,交流互动的信息丰富,能通过交流群组、即时通信、留言板、发私信、录制问题解答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后答疑、网上指导等交流辅导。

3.其他。

根据实际特色程度和实际成果质量评分。

30

说明:如参赛选手的身份为班主任或学校领导等特殊角色用户,其“特色”的文章栏目

       或其他因角色需要的建设与应用形式视为“非特色”,如通过常态化应用,并形

成一定的应用成果,可酌情考虑纳入特色应用的加分项。

(三)学生空间

项  目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界面
             (10分)

整体印象

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效果很好得4-5分;效果一般得2-3分;效果很差得0-1分;

5

栏目建设

根据本人情况设置的个性化栏目

每个栏目得1分,5个及以上得5分。  

5

内容
             (50分)

自我介绍

1.内容包括所属班级、姓名、本人照片、爱好特长以及入校以来参与的活动与获奖获证情况等。

2.所填内容真实无误。

根据内容的丰富程度给分。优秀得4-5分,合格得3分,较差得0-2分。  

5

原创文章、学习心得

在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过程中撰写日记、学习心得等文章。

原创性文章年增量基数不得低于2篇。在基数上每增加1篇得1分,最高15分。

15

原创资源

上传学习相关资源,通过资源栏目的分类功能(新建文件夹)将资源按照一定逻辑性进行分类整理。

1.原创性资源年增量每2份得1分,最高20分。

2.未按一定逻辑原则细化分类的,酌情负分。

20

空间装扮

能合理运用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装扮空间,使空间更加美观、富有吸引力。

装扮不得体、混乱的酌情负分。

5

相册

能按类别创建相册,并上传学习生活相片。

1.年增量基数不得低于30张(网络图片不予赋分)。在基数上每10张得1分,最高5分。

2.未按类别分类的或类别与内容不相符的,酌情负分。

5

互动
             (30分)

班级圈

    积极加入班级圈交流互动

1.在班级圈互动一次得1分,最高10分。

2.无实际意义互动信息的,酌情负分。

10

学习互动

能与老师在课外时间进行在线互动、提交作业、提出自己对生活或学习的思考与困惑、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成果等。

1.每进行一次学习互动得1分,最高10分。

2.对诸如“嗯、啊、好”等无实际意义的互动信息,酌情负分。

10

与好友互动交流留言数

能与好友针对文章或心得进行互动交流、交流探讨留言。

1.与好友在学习方面的交流互动信息,每条信息得0.5分,最高10分。

2.非学习交流性质的互动信息,不予赋分。对诸如“嗯、啊、好”等无实际意义的互动信息,则酌情负分。

10

特色
             (10分)

特色

根据界面特色元素、特色功能、特色内容(如平台使用心得)的新颖程度、实用程度等酌情给分。

10


附件3

2018年中小学“智慧校园”应用案例
评 选 方 案

一、参加对象

在宁夏教育云平台上开通“智慧校园”应用的全区中小学校都可参加评选活动。

二、时间安排

学校报名上传作品:2018年08月20日——10月10日

市县报送优秀作品:2018年10月11日——10月20日

组委会评审作品  :2018年10月21日——11月10日

组委会公布结果  :2018年11月11日——11月20日

三、评选组织

(一)本次活动以县(区)为单位组织评选,有条件的单位限报送作品参评(信息化示范校必须报送作品参评)。

(二)由组委会对各地报送的作品进行终评,最终确定作品的获奖等次。

四、参赛流程

(一)报名参赛:登录宁夏教育云(www.nxeduyun.com),进入“全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应用案例评比”入口报名参赛。

(二)上传参赛作品:在活动页面,点击“我要参赛”,填写作品名称和作品说明,点击“下一步”,开始上传作品。

五、作品要求及评分标准

(一)作品内容要求

参评作品需提交智慧校园应用方案,并配以智慧校园应用情景视频。方案可以是局部应用情况(点),也可以是整体应用情况(面),内容不超过3000字,同时应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1.学校当前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

2.学校如何利用“智慧校园”应用破解了当前的难点、热点问题;

3.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应用取得了哪些成绩,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亮点,是否具有在全区推广的价值。

(二)视频要求

视频要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智慧校园应用情境;片头要显示标题、单位,主要环节要有字幕提示;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格式为 H.264+AAC 编码的 MP4 文件码率为1-3Mb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大小不超过300M。

(三)评分标准

项 目

考核内容

分值

问题定位
            (25分)

分析当前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定位“智慧校园”可以解决的场景和问题

10

问题定位精准,具有普遍性。

15

问题解决

(40分)

针对学校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是如何利用“智慧校园”进行破解的。

25

学校如何解决了“智慧校园”应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5

应用效果

(30分)

学校“智慧校园”应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发生的变化,对当前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感受。

15

总结亮点,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

15

其他
            (5分)

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要求。

5


附件4

序号

学段

学科

课题名称

学校名称

所在县区

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1

 

 

 

 

 

 

 

2

 

 

 

 

 

 

 

3

 

 

 

 

 

 

 

4

 

 

 

 

 

 

 

5

 

 

 

 

 

 

 

6

 

 

 

 

 

 

 

7

 

 

 

 

 

 

 












2018年中小学“互联网+教育”教学课例推荐表


推荐单位(盖章):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注:“学段”一栏请填写幼儿园、小学、初中或高中。

附件5

2018年中小学“人人通学习空间”推荐表

推荐单位(盖章):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空间类型

学段

学科

空间访问地址

单位名称

所在县区

管理员姓名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1

 

 

 

 

 

 

 

 

 

2

 

 

 

 

 

 

 

 

 

3

 

 

 

 

 

 

 

 

 

4

 

 

 

 

 

 

 

 

 

5

 

 

 

 

 

 

 

 

 

注:1.“空间类型”一栏中填写学校空间、教师空间或学生空间。

   2.“学段”一栏请填写幼儿园、小学、初中或高中。

   3.“学科”一栏仅教师空间填写。

   4.“指导教师”一栏仅学生空间填写。


附件6

2018年中小学“智慧校园”应用案例推荐表

推荐单位(盖章):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学段

作品名称

学校名称

所在县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2

 

 

 

 

 

 

3

 

 

 

 

 

 

4

 

 

 

 

 

 

5

 

 

 

 

 

 

6

 

 

 

 

 

 

7

 

 

 

 

 

 

8

 

 

 

 

 

 

注:“学段”一栏请填写幼儿园、小学、初中或高中。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