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市场监管 > 食品药品监管
索引号
640303001/2017-61357
文号
红市监发〔2017〕31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吴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红寺堡区分局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7-03-20
名称
关于开展2017年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监督抽检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7年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监督抽检工作的通知

红市监发〔2017〕31号

关于开展2017年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监督抽检工作的通知

各岗位、市场监管所:

为切实落实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监督管理职责,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根据《吴忠市2017年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监督抽检实施方案》精神,现将2017年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监督抽检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抽检任务

2017年食用农产抽检240批次(详见附件1),“三小”食品抽检24批次(详见附件2)

(一)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

1、抽检场所及品种。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蔬菜店等经营单位销售的畜禽肉及副产品、鲜蛋、水果、水产品、蔬菜、豆类6个食品品种、51个食品细类进行抽检,对列入指定品种的食用农产品,抽样量不少于样品量的50%。

2、抽检时间、频次。抽样工作从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30日结束,每月至少抽检40批次。

(二)“三小”食品监督抽检

2017年抽检“三小”食品24批次(详见附件2),对辖区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制售的食品开展监督抽检,每月至少抽检3批次。做到小作坊食品全覆盖抽检。

二、组织实施

经分局局务会议研究,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监督抽检委托承检机构进行抽样检测,承检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抽样检验程序开展监督抽检,做到抽样与检验分离,抽样人员与检验人员不得为同一人。检验机构自采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并将检验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发送给吴忠市市场监管局红寺堡区分局,对不合格样品必须进行复核,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并按照抽样编号规则及时将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抽检信息录入到抽检信息系统。  

三、核查处置

(一)食用农产品核查处置。在收到不合格检验报告后,辖区市场监管所应及时向被抽样人送达检验报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监督其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及其同类产品,及时追溯不合格产品的来源和流向,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二)三小食品核查处置。对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由辖区市场监管所依法进行处置,并按《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四、信息公布

收到食用农产品、三小食品检验报告后,由食品岗位通过市场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检结果和处置情况。公布的信息应包括被抽样单位名称、地址、样品名称、商标、生产日期、进货日期、不合格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依据及核查处置结果等。

、工作要求

(一)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弘德、郊区市场监管所要将食用农产品纳入日常监管,监督销售者落实索证索票等制度指导开办者与入场销售者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印制使用统一格式的销售凭证,从源头上保证进入零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加强食用农产品快检。监督农产品市场开办者、食品超市配备检测设备,每天对入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检测,公示检测结果。郊区所、弘德所应当定期不定期对食用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对不合格样品应立即送检,收到不合格样品或问题样品的检验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对不合格食品及其销售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和处置。

(三)加强检测信息报送:食品岗位于每月18日前上报《2017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统计数据报表》(见附件3);526日和1116日前分别将食用农产品和三小食品监督抽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和年度工作总结报送市局综合协调与应急管理科。

 

           

附件12017年食用农产品抽检品种

附件2:2017年“三小”食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监督抽检任务

附件3:2017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统计数据报表(表1至表8)

 

 

                   吴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红寺堡区分局

                     2017年3月20日

 

 

 

 

 

 

 

 

 

 

 

 

 

吴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红寺堡区办公室         2017年3月20 日印发


附件1

2017年食用农产品抽检品种

指定抽检品种:

序号

食品亚类(二级)

食品细类

(四级)

规定项目

 

畜禽肉及副产品

畜肉

牛肉、羊肉: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氯霉素

畜副产品

牛肝、羊肝、猪耳、猪蹄: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2

水产品

水产品

恩诺沙星(限淡水鱼)、硝基呋喃代谢物、孔雀石绿、氯霉素

 

蔬菜

韭菜(鳞茎类蔬菜)

腐霉利、毒死蜱、氧乐果、多菌灵、克百威、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甲拌磷、甲胺磷

芹菜(叶菜类蔬菜)

毒死蜱、氧乐果、克百威、阿维菌素、甲拌磷、对硫磷、敌敌畏

菠菜(叶菜类蔬菜)

阿维菌素、氧乐果、毒死蜱、克百威、对硫磷

普通白菜(叶菜类蔬菜)

毒死蜱、克百威、氧乐果、甲基异柳磷、阿维菌素、啶虫脒、氟虫腈、甲胺磷、甲基对硫磷

辣椒(茄果类蔬菜)

克百威、氧乐果、甲胺磷

番茄(茄果类蔬菜)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苯醚甲环唑、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氧乐果, 毒死蜱

豇豆(豆类蔬菜)

阿维菌素、氧乐果、克百威、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乐果

4

水果

苹果、梨、桃、荔枝、龙眼、柑橘、香蕉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附件2

2017年“三小”食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监督抽检任务

品类

检验项目

抽检批次(批次)

抽检环节

油条

铝的残留量(以干基计)

2

小餐饮

凉皮

硼砂

1

牛肉拉面汤

罂粟碱

1

麻辣烫

罂粟碱

1

煎炸过程用油

酸价

2

糕点

糖精钠

3

小作坊

馒头

铝的残留量(以干基计)

2

烤饼

铝的残留量(以干基计)

2

豆腐

2

生湿面制品

2

食用植物油

过氧化值

2

油饼、麻花

铝的残留量(以干基计)

2

熟肉

亚硝酸盐

2

合计:

 

24批次

 

附件3

2017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统计数据报表

填报单位(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手机):             填报日期:

此表为月报表,上报时间每月18日前。

统计分析范围: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本行政区域已公布的市、县二级本级组织监督抽检信息,具体内容包括抽样检验情况、发现的问题及核查处置情况和信息公布等情况,以及市、县两级的已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三小抽检情况。

特别说明:本表除国抽、区局民生计划不填报外,其他的监督抽检全部要按月如实填报数据。

注意事项:根据汇总统计需要,请各填报单位不要改变表格样式与内容,不要擅自合并单元格;表中所有单元均需填写,没有数据的填“0”,无法填写或不需填写的填“/”

1 监督抽检结果

序号

食品类别1

监督抽检样品

总量2(批次)

不合格样品

数量3(批次)

不合格率4

备注

1

粮食加工品

 

 

 

 

2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3

调味品

 

 

 

 

4

肉制品

 

 

 

 

5

乳制品

 

 

 

 

6

饮料

 

 

 

 

7

方便食品

 

 

 

 

8

饼干

 

 

 

 

9

罐头

 

 

 

 

10

冷冻饮品

 

 

 

 

11

速冻食品

 

 

 

 

12

薯类和膨化食品

 

 

 

 

13

糖果制品

 

 

 

 

14

茶叶及相关制品

 

 

 

 

15

酒类

 

 

 

 

16

蔬菜制品

 

 

 

 

17

水果制品

 

 

 

 

18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19

蛋制品

 

 

 

 

20

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

 

 

 

 

21

食糖

 

 

 

 

22

水产制品

 

 

 

 

23

淀粉及淀粉制品

 

 

 

 

24

糕点

 

 

 

 

25

豆制品

 

 

 

 

26

蜂产品

 

 

 

 

27

保健食品

 

 

 

 

28

特殊膳食食品

 

 

 

 

29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30

婴幼儿配方食品

 

 

 

 

31

餐饮食品

 

 

 

 

32

食品添加剂

 

 

 

 

33

食用农产品

 

 

 

 

34

其他5(请在备注标注类别)

 

 

 

 

  

 

 

 

 

填表说明:1.食品类别:按照《2017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中的分类设定,并根据每年的计划进行调整。

2.监督抽检样品总量:行政区域上月21日至本月20已公布的监督抽检样品数量,数据来源包括行政区域内省、市、县三级组织开展的监督抽检统计数据,以及本省承担的总局部署的中央转移地方的监督抽检统计数据。

3.不合格样品数量:前述监督抽检样品中不合格样品的数量。

4.不合格率:不合格率=不合格样品数量/监督抽检样品总量×100%,保留3位有效数字,如1.23%”;如无不合格样品,不合格率填“0”;如样品总量及不合格样品数量均为0,不合格率填/”。

5.其他:行政区域开展的其他类别样品的监督抽检情况,填写总数,在备注栏注明类别。如涉及类别不止一种,则在备注栏中把每种类别的具体情况写明。

2 监督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

序号

问题类别

不合格样品数量1(批次)

备注

1

禁用农药2

 

 

2

禁用兽药2

 

 

3

农药残留3

 

 

4

兽药残留3

 

 

5

非食用物质4

 

 

6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7

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5

 

 

8

其他污染物

 

 

9

致病性微生物

 

 

10

其他微生物

 

 

11

生物毒素6

 

 

12

其他生物7

 

 

13

质量指标8

 

 

14

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保健食品)9

 

 

15

标签标识

 

 

16

其他10(请在备注标注类别)

 

 

  

 

 

填表说明:

1.不合格样品数量:该问题类别行政区域上月21日至本月20已公布的监督抽检样品中的不合格样品数量,数据来源包括行政区域内省、市、县三级组织开展的监督抽检统计数据,以及本省承担的总局部署的中央转移地方的监督抽检统计数据。

2.禁用农药、禁用兽药:凡是禁用农药、兽药名单中的,均纳入本项目进行统计,包括检出和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量规定的。

3.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允许使用的农药、兽药,残留量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量规定的,不包括禁用农药和禁用兽药问题的数量。

4.非食用物质: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的物质,以及保健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质。

5.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包括金属元素及砷等非金属元素。

6.生物毒素:包括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霉素、米酵菌酸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

7.其他生物:寄生虫等。

8.质量指标:即原品质指标。

9.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保健食品):此项是对保健食品的特有指标——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分析。保健食品的微生物、重金属等检测项目仍放入相应的问题类别,保健食品中的非法添加问题放入非食用物质项目,保健食品的感官指标、净含量等放入质量指标项目。

10.其他:如统计分析发现其他问题类别,填写不合格总批次,在备注栏注明类别。如涉及类别不止一种,则在备注栏中把每种类别的具体情况写明。

11.重要提示:同一批次的样品可能检出同一个问题类别中的多个项目不合格,不合格样品数量计为1。例如,一批次样品同时检出胭脂红和日落黄两种食品添加剂,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应的不合格样品数量加1,而不是2。同一批次的样品可能检出多个问题,应分别计入涉及的每类问题所对应的不合格样品数量。例如,一批次样品同时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非食用物质,则致病性微生物对应的不合格样品数量加1,非食用物质对应的不合格样品数量加1。因此,本部分“合计”值应大于或等于“表1 监督抽检结果”部分的“不合格样品数量”

3 监督抽检发现的较为突出问题1

序号

项目

内容

1

问题描述

 

数据分析2

 

原因分析3

 

拟采取措施4

 

意见建议5

 

备注

 

……

 

 

填表说明:

1.汇总分析辖区已公布的监督抽检情况后,选择较为突出的问题填报本部分表格。较为突出的问题可包括不合格率偏高的食品种类或项目,影响区域较广的不合格问题,健康风险较大的个案,等等。如未发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可以不填本部分表格。

2.数据分析应结合监督抽检或其他来源的数据,对所列问题进行分析。

3.原因分析应结合专家研讨意见,核查处置结果等做分析。

4.拟采取措施主要指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采取的措施。

5.意见建议主要是对解决这类问题长效机制的考虑。

 

 

 

 

 

4 监督抽检结果核查处置情况1

序号

项目

数量1

备注

1

下架封存涉嫌不合格食品数量2(公斤

 

 

2

召回食品数量2(公斤)

 

 

3

责令企业整改数量(家)

 

 

4

立案数(起)

 

 

5

行政处罚数量(起)

 

 

6

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元)

 

 

7

行政处罚罚款(元)

 

 

8

责令企业停产停业(家)

 

 

9

吊销许可证3(个)

 

 

10

移送案件数量4(起)

 

 

填表说明:

1.统计范围是行政区域上月21日至本月20已公布的监督抽检结果核查处置情况,数据来源包括行政区域内省、市、县三级组织开展的监督抽检统计数据,以及本省承担的总局部署的中央转移地方的监督抽检统计数据。

2.下架封存涉嫌不合格食品数量和召回食品数量:为便于统计,按照食品净含量或规格换算成公斤,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3.吊销许可证:包括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等。

4.移送案件数量:移交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进行查处的数量。

5 辖区各级抽检信息公布情况汇总

序号

公布单位级别

公布次数1

公布的样品总量(批次)

公布的不合格样品数量(批次)

备注

1

省级

 

 

 

 

2

市级

 

 

 

 

3

县级

 

 

 

 

  2

 

 

 

 

填表说明:

1.公布次数:行政区域内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监督抽检信息公布次数。

2.重要提示:本部分“合计”值应与“表1 监督抽检结果”部分“监督抽检样品总量”和“不合格样品数量”数据项“合计”值相一致。

6  辖区县级抽检信息公布情况1

序号

所属地市2

区县3

行政区划代码4

公布次数

公布的样品总量(批次)

公布的不合格样品数量(批次)

备注

1

 

 

 

 

 

 

 

2

 

 

 

 

 

 

 

3

 

 

 

 

 

 

 

/

/

县级合计5

/

 

 

 

 

填表说明:

1.行政区域内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公布抽检信息的县级单位,均列在表中。

2.所属地市:写全名,比如写成“昆明市”,而不是“昆明”。除省直管县外,其他区县均需填写所属地市;省直管县在备注栏注明。

3.区县:写全名,比如写成“东川区”,而不是“东川”。4.行政区划代码:以民政部公布的行政区划代码为准。网址为: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bz/a/

5.重要提示:“县级合计”应与“表5 辖区各级抽检信息公布情况汇总”部分的“县级”数值一致。

7 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结果

序号

食品种类

监督抽检样品

总量(批次)1

不合格样品

数量(批次)2

不合格率3

备注

1

畜禽肉及副产品

 

 

 

 

2

蔬菜

 

 

 

 

3

水产品

 

 

 

 

4

水果类

 

 

 

 

5

鲜蛋

 

 

 

 

6

豆类

 

 

 

 

7

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

 

 

 

 

8

其他4(请在备注标注类别)

 

 

 

 

  5

 

 

 

 

填表说明:

1.监督抽检样品总量:行政区域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已公布的监督抽检样品数量,数据来源包括行政区域内总局专项转移支付任务和市、县两级组织开展的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统计数据。2.不合格样品数量:前述监督抽检样品中不合格样品的数量。3.不合格率:不合格率=不合格样品数量/监督抽检样品总量×100%,保留3位有效数字。4.其他:行政区域开展的其他类别食用农产品的监督抽检情况,并在备注栏注明类别。如涉及类别不止一种,则在备注栏中把每种类别的具体情况写明。5.重要提示:“合计”值应与“表1 监督抽检结果”部分第33“食用农产品”的数值一致。

8 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

序号

问题类别

不合格样品数量(批次)1

备注

1

禁用农药

 

 

2

禁用兽药

 

 

3

农药残留

 

 

4

兽药残留

 

 

5

非食用物质

 

 

6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7

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

 

 

8

其他污染物

 

 

9

致病性微生物

 

 

10

其他微生物

 

 

11

生物毒素

 

 

12

其他生物

 

 

13

质量指标

 

 

14

标签标识

 

 

15

其他2(请在备注标注类别)

 

 

  3

 

 

填表说明:

1.不合格样品数量:该问题类别行政区域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已公布的监督抽检样品中的不合格样品数量,数据来源包括行政区域内总局专项转移支付任务和市、县两级组织开展的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统计数据。2.其他:如统计分析发现其他问题类别,填写不合格总批次,在备注栏注明类别。如涉及类别不止一种,则在备注栏中把每种类别的具体情况写明。3.重要提示:同一批次的样品可能检出同一个问题类别中的多个项目不合格,不合格样品数量计为1。例如,一批次样品同时检出胭脂红和日落黄两种食品添加剂,则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应的不合格样品数量加1,而不是2。同一批次的样品可能检出多个问题,应分别计入涉及的每类问题所对应的不合格样品数量。例如,一批次样品同时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非食用物质,则致病性微生物对应的不合格样品数量加1,非食用物质对应的不合格样品数量加1。因此,本部分合计值应大于或等于表8 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结果部分的不合格样品数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