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新闻出版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区委、区政府: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闻出版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吴忠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工作基础。新闻出版局始终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强机关法治建设,在单位内部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新闻出版局局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年度“述法”要求,建立负责人职责清单,并提交述职述法报告。2024年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利用每周一干部例会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2次。
(二)奋力开创法治政府宣传新局面。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区委有关部署,专题研究具体举措,推动宣传贯彻走深走实。一是开展普法宣传小课堂。以融媒体中心宣传平台为抓手,采取全方面、立体式、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方式,新闻出版局邀请各执法单位业务骨干录制法治宣传小视频,有效普及全区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法律知识,广泛宣传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宣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在全社会营造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二是强化部门联动,深化法治宣传。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联合执法部门进行检查,截至目前,红寺堡区共查办案件10起,已办结8起,正在办理2起,其中:刑事案件1起,行政案件1起。已办结案件中涉及刑事案件1起,行政案件7起。三是开展公益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八五”普法,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告知书400余份。充分利用各单位及公共场所电子屏、宣传栏等广泛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爱未成年人等主题公益广告,营造了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三)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一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落实《红寺堡区推进移风易俗深化婚丧改革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高价彩礼问题,坚决抵制婚丧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和开展封建迷信活动等陈规陋习,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在全区上下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婚嫁新风、和谐民风和社会清风。二是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高价彩礼和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突出问题,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破旧革新,变“软约束”为“硬措施”,明确婚丧事宜原则要求和礼金限额,配套完善申报程序和奖惩措施,使高价彩礼、婚丧事宜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不良风气和早婚违法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形成“婚事三新(阐定义、严上限、控礼金),丧事四简(公墓葬、生态葬、节俭办、低碳祭),倡导其他事宜两不(不办宴席、办宴不收礼)”的良好社会风气。三是依托“红寺堡视线”抖音、快手、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倡移风易俗 树文明新风”等栏目,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展示新时代移民的精神风貌,累计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关新闻报道及新媒体作品140余条,有力促进“两中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四)完善备案审查的规范性。一是备案审查数量与范围:2024年,红寺堡区新闻出版局共收到报送备案的会议材料、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22件这些文件涵盖了图书、期刊等不同类型的出版物。二是审查流程与发现的问题:对报送备案的文件开展形式审查,发现存在10件报备不规范问题,如报送材料不齐全、格式不符合要求等。对于这些问题,及时督促相关报备机关进行纠正,确保备案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三是审查结果与处理:对于符合备案要求的出版物,准予出版发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求出版单位进行修改或不予出版。
二、存在问题
虽然在法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还不够,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需加强。二是法治宣传形式不够多样化、内容不够丰富,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有待提升。三是创新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多。工作中没有探索出具有宣传特色的方式方法,被动开展工作的情况较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坚持节点性普法宣传。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充分利用广场LED电子屏、文化长廊、街道宣传栏等载体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进行法制建设、禁毒、普法等宣传,逐步使尚法、守法、用法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区营造出安全、放心、平稳的法治环境。
二是坚持针对性普法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开展个性化宣传,强化宣传效果和针对性。
三是坚持接地性普法宣传。将法治建设与乡村治理相结合,重点围绕百姓最关心、最贴身的问题开展法治宣传,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监督红白理事会严格履职,进一步完善百姓自治、德治、法治体系,让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法治建设的有力抓手。
吴忠市红寺堡区新闻出版局
2025年1月9日